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四川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公益科技教育乡村行

发布时间:2024-07-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里,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但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群众来说,科技知识的普及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四川文理学院锋行直通车乡村振兴实践团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带着科普教育、科技展示、科技小制作和义务维修的任务,希望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希望,为村民们送去便利与温暖。
       一、科普教育的播种机
       科普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三下乡”的第一站,团队设立了科普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无人机、机器人和少儿编程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课堂。团队通过简单的道具,演示了无人机能飞上天空的原理,让孩子们在亲手操作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在科普课堂上,团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讲,争先恐后地提问,每一双明亮的眼睛都闪烁着对科学的热爱。这让团队更加坚定了将科普教育进行到底的决心。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给孩子们分享无人机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敏佳 摄

       二、科技展示的灯塔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团队在“三下乡”期间还举办了科技展示活动。团队带来了无人机、智能小车等科技产品,为孩子们展示了现代科技的魅力和应用场景。孩子们惊叹道,这些高科技产品让他们感受到了现代生活的便捷和美好,也让他们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科技展示的过程中,团队还注重与孩子们的互动。团队成员邀请他们亲自操作智能小车的乐趣,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同时,团队还为村民们提供了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在使用高科技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互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参与感,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科技小制作的摇篮
       除了科普教育和科技展示外,团队还为孩子们带去了科技小制作的活动。团队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材料和工具,让他们动手制作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亲手制作出的小飞机、小风车等作品充满了童真和创意让人忍俊不禁。
       在科技小制作的活动中团队为孩子们提供了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科学的内涵和价值。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指导孩子们完成科技小制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向伶俐 摄

       四、义务维修的温暖手
       在“三下乡”期间团队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义务维修服务。团队设立了维修站点为村民们修理家电等设备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团队成员们凭借专业的技能和热情的服务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和赞誉。他们纷纷表示非常感谢团队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在义务维修的过程中团队还注重向村民们传授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和知识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维护和使用自己的设备。这样的传授不仅提高了村民们的自我维修能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科技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帮村民们维修家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东白 摄

       通过“三下乡”的活动团队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希望为村民们送去了便利和温暖。团队在科普教育的播种中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在科技展示的灯塔中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在科技小制作的摇篮中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创造力;在义务维修的温暖手中为村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传递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这次“三下乡”之旅让团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的需求和期待,也让团队更加坚定了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作者:苗芳、向伶俐、王智慧 来源:四川文理学院·
  • 青春三下乡 筑梦卫虫行
  • 青春三下乡 筑梦卫虫行
  • 7月8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筑梦医学生卫虫”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小庙镇西城兰苑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07-24
  • 三下乡的青春力量,八段锦手指操成全场亮点!
  • 南京晓庄学院行知稻作研究团队:畅想水稻科技,寻找田野里的绿色革命
  • 蚌埠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赴蚌埠市龙子湖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安全调研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