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的儿女走出大山,接受最好的教育。”一位居住在卡才村莫上屯的父亲向实践团深情倾诉。

图为心怀儿女成才质朴愿望的父亲
7月18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寻幸福卡才,笃行振兴之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怀揣着建设和美乡村的梦想,踏上了前往广西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卡才村走访调研的征程。此次“三下乡”活动,以打造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为愿景,探寻卡才村和美之源,践行务实笃行的精神,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先行”乡村振兴实践团
探秘卡才和美之源
在探寻卡才之美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深入村户之家,对弄爱屯、弄供屯、莫上屯等9个自然屯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走访与调研。他们用镜头捕捉村屯的原始风貌,记录村民随着乡村振兴提升生活幸福感的真情实感,定格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美好。
在卡才村,尽管有着大山的阻隔,有着发展不够充分的现实挑战,但深山里的有志少年乐观向上、追求梦想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四年级的谭云龙小朋友,走进他的家中,满墙的奖状显得格外耀眼,仿佛在宣告:只要心怀梦想、努力拼搏,便能在平凡之中绽放光芒。在他的眼中,闪耀着卡才村少年儿童的希望之光。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积极好学的谭云龙(右)在一起
我们采访到一位65岁的老人,他是一位拥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更是一名退役老兵。他自豪地穿上军装为我们展示,三枚闪耀的勋章见证了他的军旅荣誉,他报国从戎的生动事迹让人肃然起敬,他的身上折射出一种卡才村的“英雄之美”。

图为退役老兵身着军装展示军功章
践行务实笃行之举
为了更深入地体会村民的真实生活,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走进田间地头,帮助村民犁地、除草,进行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在炎炎烈日下,他们挥洒着汗水,亲身感受着农耕劳作的艰辛与不易。这不仅是一次身体力行的劳动体验,更是一次洗涤心灵之旅。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帮村民犁地、除草
实践团了解到,由于卡才村位于喀斯特地貌区,不适宜种植水稻,因此,耐旱易存活的玉米成为当地的主要农产品,既可食用又可养殖家禽。在走访的居民家里,家家户户都晾挂着玉米。实践团积极行动,热心帮助村民剥玉米,用自己的力量为村民减轻负担,传递温暖与关怀。

图为村民晾晒的玉米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帮村民剥玉米
“此次活动不仅是与村民的深入交流,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自我感悟的旅程。”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收获很大,今后将继续努力,让更多人认识卡才、了解卡才,同时也将继续探索和美卡才发展新路径,深化乡村振兴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