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近日,阜阳理工学院“楚韵文创宣讲”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淮南市寿县大泉村,开展了为期五日的理论宣讲与文创实践活动。
大泉村,这座被誉为“中国豆腐村”的古老村落,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因其独特的豆腐制作工艺而闻名遐迩。此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理论宣讲与文创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大泉村的文化振兴与产业发展。
一、理论宣讲:传递党的声音,激发乡村活力 活动期间,实践团队通过广播、家庭走访等形式,向村民们宣传了防诈骗、医疗知识、防火以及防溺水的知识。团队成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举措,增强了村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让人们对潜在的危险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预防事故的发生。
通过宣讲,人们可以学习到应对各类危险情况的正确方法和技能,如火灾逃生、急救处理等,在危险来临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强村部和组织的凝聚力。共同关注安全问题,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文创实践:挖掘地方文化,传承非遗技艺 在文创实践环节,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挖掘大泉村的地方文化和非遗技艺。团队成员们走进并参观了中国豆腐主题文化园,详细了解了豆腐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传承。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参观了豆腐的制作的过程并学习方法,从选豆、浸泡、磨浆、煮浆到点卤、压制,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此外,团队成员们还结合大泉村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创作了一些文创产品,如豆腐主题的解压神器,石磨水壶,石磨台灯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展示了大泉村的独特魅力,也为当地的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阜阳理工学院“楚韵文创宣讲”实践团队不仅为寿县大泉村带去了党的温暖和关怀,也为大泉村的乡村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未来,团队将继续关注文化发展事业,为助力实现文化发展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靳士冉、李永琦、张新雨、谢雨婷、魏露薇、叶一婧、袁志凌、李小梅、简梦莹、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