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苏州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共“耕”农文化

发布时间:2024-07-2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暑假期间,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感“蟹”有你暑期实践团,在昆山市悦丰岛农场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农耕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农耕文化振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使命。为此,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感“蟹”有你实践团来到了苏州市阳澄湖边上的悦丰岛有机农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探寻水稻生长历程
  在实践团成员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参观了水稻种子库,见证了水稻从萌芽到成熟的华丽蜕变。然后,农艺大师通过一段简短的ppt演讲,向小朋友们讲述了水稻的历史、稻谷的组成部分、以及稻谷如何磨制成晶莹剔透的白米,这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图为农艺大师讲述水稻的生长历程
  在实践团成员的悉心指导下,小朋友们亲手触摸稻谷,体验研磨的过程。他们从稻壳的粗糙到糙米的质朴,再到白米的细腻,每一步都充满了发现与惊喜。在这场劳动的盛宴中,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滋养,他们对农业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被深深激发。这是一段宝贵的旅程,一次从田野到餐桌,从自然到心灵的探索,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体会到劳动与收获的美好。
  图为实践团成员辅助小朋友磨制
  探索农耕美味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农作物要通过许多工序才能制作成美食。在手艺大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围着黄豆研磨机,目不转睛的看着手艺大师的各个磨制步骤,步骤大概分成放黄豆、倒水以及手动研磨。实践团成员带着小朋友们进行了老品种黄豆保护、豆浆和酒酿丸子的制作等活动。
  图为手艺大师教小朋友们磨制豆浆
  在这过程中,小朋友有的面带灿烂的微笑,使出浑身解数去让其转动;有的低着头,像是在认错,实践团成员察觉到后,上前给予了善意的援手;有的感觉一次研磨过程太快了,然后悄悄地的溜到后面重新排上了队。一段时间后,豆浆制作完成,午饭有了着落。小朋友们手里拿着饼,喝着豆浆,满脸都是轻松与愉悦。通过视频教学与动手实操交替进行,让小朋友们简单认识到粮食的制作过程。同时,让小朋友们学习传统农业和食品制作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兴趣。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小朋友与传统农耕文化的桥梁,加强了小朋友们的农耕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图为小朋友亲自动手磨制豆浆
  狙击福寿螺
  午休后,实践团成员让小朋友们排好队伍,讲述了福寿螺是害虫、是外来物种入侵,以及除害虫的方法,然后,带着小朋友进入水稻田。实践团成员先指导小朋友们认识福寿螺的卵和成虫:卵是红色且偏粉色、成虫是黄褐色或深褐色,贝壳较大,近似圆盘形,并举行了福寿螺攻坚比赛:杀死一个福寿螺卵得一分,抓到一个福寿螺成虫得三分。
  图为小朋友们寻找福寿螺
  接着,在实践团的陪同下,小朋友们开始了福寿螺的攻坚。小朋友们有的在田间蹲着走仔细的寻找着水沟里的福寿螺成虫;有的高高的站着,拿手中的棍子敲打着红色的福寿螺卵;有的保持半蹲姿势,手里拿着漏斗,静静地观察着水沟,随时准备抓获成虫。太阳渐渐落山,夜幕偷偷地到来,福寿螺的攻坚比赛也在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在翠绿的田野上,福寿螺的蔓延如同一场悄无声息的灾难,威胁着庄稼的安宁。孩子们的参与,是一次对自然的守护,也是对农业的致敬。他们稚嫩的双手,拾起的是责任,播种的是希望。在这场与自然的和谐共舞中,孩子们学会了尊重生命,理解平衡,体会到每一粒粮食背后的辛勤与汗水。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的合照
  我们坚信,新一代青年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精神,引领传统农耕文化在中国这片膏腴的土地上焕发新生。他们的努力将使农耕文化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传统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的光彩。
作者: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感“蟹”有你暑期实践团 来源: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感“蟹”有你暑期实践团
  • 苏州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共“耕”农文化
  • 【暑期“三下乡”】赴滁州市天爱老年公寓关爱老人之旅
  • 筑梦小鱼社会实践团,携手助力留守儿童成长
  • 童趣绘戏曲剪影,曲育传华韵风尚
  • 戏曲趣孩童,华韵沁人心。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译传华韵·曲育新篇”实践队走
  • 07-22
  • 赏梨园之魅,绽德育之美
  • 百花齐放春满梨园,欢声笑语戏唱人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万般悲喜,夹杂其中。唱念做打姿态美,生旦净末角色全。中华大地戏曲丰,各
  • 07-22
  • 寻八闽“蓝色记忆” 绘爱国青春篇章——泉州师院海洋与食品学院“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伟大变革”暑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