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7月,山东理工大学“筑梦小鱼”社会实践团奔赴菏泽市定陶区半堤镇,展开了一系列温暖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了解调查当地留守儿童现状,积极建立社会各界与留守儿童的联系,为留守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建立基地确定起点 实践团秉持着“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谛”这一理念,于7月13日驱车前往了菏泽市定陶区半堤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定陶团区委、半堤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热烈欢迎并大力支持此次活动。定陶团区委和半堤镇团委的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并见证了山东理工大学正式将定陶区列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建立象征着双方合作的深化和共同努力的新起点。
定陶团区委负责同志表示,将全力支持山东理工大学在本地区的各项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实践环境和广阔的实践舞台。半堤镇团委负责同志也表态将积极配合山东理工的相关实践项目,为大学生提供支持与帮助,同时期待通过合作推动社会文化建设和青年教育发展。
山东理工大学的实践团队成员介绍了今年以来为定陶区“小鱼信箱”关爱困境儿童志愿服务项目所做的工作,并表示未来将不仅局限于书信互传,还将丰富线下交流形式,助力当地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守护童心共筑梦想 7月14日,为帮助孩子们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实践团特别策划了三场系统化的宣讲指导活动,内容涵盖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龙卷风防范到夏季未成年人防溺水。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与互动游戏,台下的孩子们踊跃参与,积极互动。实践团成员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精美的学习用品礼包,实践团成员王小彤同学表示团队将继续秉持“我们将真心比真心,将每一位大学生志愿者的爱都完整传递到每一位孩子身上”的初心使命,筹划更多此类活动,为更多的幼苗播撒关爱与援助。
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耕细作,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更多孩子带去关爱与希望。
情暖人心爱满人间 经过几天来对当地留守儿童的接触,由菏泽市定陶区半堤镇委牵头,开展对两位小鱼信箱参与儿童的家庭走访活动,随行的还有定陶团区委庞书记,定陶团区委李部长,半堤镇团委马书记以及定陶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实践团成员对两位儿童的家庭现状、学习情况、未来理想,以及参与“小鱼信箱”书信互传活动后给自己带来的变化等方面入手,具体的了解了相关情况。
其中一位同学激动地向大家分享:“当参加了‘小鱼信箱’后,我天天盼着和那位大姐姐写信交流,天天盼着她的回信,大姐姐会鼓励我并教会我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她就像我的知心大姐姐,我现在也有了努力的目标!谢谢小鱼信箱!谢谢那位大姐姐!”
“看着孩子因为‘小鱼信箱’而发生的改变,我真是既欣慰又感激。她变得开朗了,愿意与人交流了,这一切,都要感谢山东理工大学的哥哥姐姐们,是他们用爱心和耐心,陪伴了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母亲回答。实践团在与孩子们交流后感触良深,并为两位儿童家里送上了代表整个“筑梦小鱼”团队的礼物,表达心意。
“未来,定陶团区委将携手山东理工大学,进一步拓展‘小鱼信箱’的服务范围,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这份来自远方的关爱与陪伴。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解开更多孩子的心结,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地前行。”在活动的尾声,庞书记讲到。
实践团队长胡富斌同学在接受采访时道:“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小鱼信箱’这个平台,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与目标,让他们的心灵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这一刻,爱与希望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这一刻,“筑梦小鱼”社会实践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与意义。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切感受到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也进一步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实践团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们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的爱心与力量。”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杨帆当有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此次调研之行,不仅得到了孩子们和家长们的高度认可,更深化了实践团与定陶团区委领导层的紧密合作。双方对“小鱼信箱”项目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实践团成员也将以青年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通讯员:崔学通 王硕 许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