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浙江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漕泾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携手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科教融合映红心,青春筑梦绘乡情”暑期支教实践团在漕泾学堂开展了围绕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蚕习俗而设计的《神奇生物——探寻蚕的奥秘》特色课程。
首先,实践团老师利用卡通图片、动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设问与蚕相关的成语、诗句与传说等内容导入《《神奇生物——探寻蚕的奥秘》课程的学习,期间,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分享。
接着,实践团老师以桐乡桑蚕文化为依托,以当地学生们熟知的蚕花会与高杆船技为切口,引导学生了解当地文化,加强文化自信。授课过程中,实践团老师围绕“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蚕长大了”“蚕变了新模样”等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将蚕从卵到幼虫,再到蚕蛹,最后成为蚕蛾的过程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不仅让低年级的学生认识了蚕的一生,也让较高年级的学生对蚕的一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课堂中,实践团老师还设置了“蚕的冷知识”等问答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与实践团老师互动,分享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经验与知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最后,为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蚕的认识,实践团老师不仅设置了“蚕宝宝是个宝”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了解蚕的各种经济与药用价值,更设置了非遗——蚕丝团扇的制作活动。活动过程中,在全体实践团成员的帮助下,学生们充分体验了从煮茧、找丝头、缫丝和装饰的全过程,亲手做出了一把把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蚕丝团扇,使原本远离乡村生活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缫丝文化。


在这场《神奇生物——探寻蚕的奥秘》的特色课程中,我们不仅揭开了蚕宝宝神秘的面纱,更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每一次与蚕的亲密接触,都是对非遗文化的一次深情拥抱。让我们携手并进,在探索与实践中,让桑蚕习俗这一璀璨瑰宝焕发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