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福建农林大学数字经济学院和美乡村建设实践队于7月1日至7月6日赴泉州市南安市眉山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日,实践队驱车前往活动第一站-----眉山乡龙头企业皇旗尖生态休闲茶庄。据茶庄负责人介绍,皇旗尖生态休闲茶庄是集农副产品销售、亲子游玩、研学科普、红色拓展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作为一个有着近百年制茶历史的农业企业,茶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将传统茶园与现代休闲农业相结合,带动美丽乡村共同发展,立足自身优势,将种植有机铁观音和发展休闲农业创新结合,走出了一条带动周边村民增产增收的致富路。
团队与皇旗尖负责人交流会
7月2日上午,活动第二站-----观音村,观音村以山地居多,土质为红壤,海拔高,常年光照充足,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十分适合油茶树的生长,村落通过大面积种植油茶树,压榨山茶油,将小小山茶油变成促进村民增收的“黄金油”。为保证茶籽出油品质,观音村坚持古法榨油工序,生产的山茶油产品色泽金黄,取几滴于手掌糅合时可闻见淡淡茶籽香且无油腻附着感,品质极高,因而观音村山茶油产品在市场上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每年可创造营收额一百万元左右。
团队合影
7月2日下午,活动第三站---观山村。观山村,作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也是“南安第一侨郷”。拾阶而上,到达下新厝家风馆,一位当地退休的小学教师指着馆口处牌匾“光前耀后”向实践队介绍道,“这块牌匾意为告诫后人万事九思,为祖辈争荣、为后辈开路。”与这座家风馆的建成始末一致,观山村村民合资捐献翻修,并在其中增添了侨批馆、乡贤馆、私塾旧址等一系列分间,承延乡贤精神,以乡贤文化,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摄于家风馆
7月3日至7月6日实践队前往活动的最后一站---眉山中心小学,开启一系列支教活动。实践队以德、智、体、美、劳为核心理念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当地27位四、五年级的学生个人能力。
在三天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与实践队成员建立了深厚情感,他们向成员们吐露心声,各课程积极回答问题。属于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在引导下更是跃然于风筝之上,放飞翱翔于天际。
孩子们手绘风筝
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以乡村实践砥砺青春。在为期6天的实践活动中,实践队成员领略了眉山乡生态振兴观念的宏伟振兴格局,深刻体会了青年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作者:易睿 郑佩娟
图片拍摄:赵芸菲 薛乃凡
院校:福建农林大学数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