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村行:深化医学实践,铸就‘受长做’价值
2024年6月29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星火”青年志愿服务队联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医生来到同心村党群服务中心为老人们进行联合义诊。夏季的同心村,气候温暖,绿意盎然。同心村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星火青年”志愿服务队践行“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理念的召集地。
活动的第一天,我们在暴雨中背着设备,带着药品,步入了同心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一排排的座椅上,坐满了同心村的老人,他们看到我们的到来,脸上流露出惊讶与期待。我在这里为老人们进行了推拿,严格按照所学的理论和手法,小心地触摸着他们的身体,感受着老人身体的每一个变化,寻找着穴位,开始进行操作。我以人为本,将中医的理论融入到实践中,感受到了中西医结合的奥妙。而更令我感动的是,推拿完成后,看到老人们疲惫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舒适的表情,我内心的满足感无以言表。
测量血压和血糖是我们为老人们提供的另外两项服务,我主要帮助老人测量血糖,初次给老人测血糖的我,紧张而又小心翼翼。我先用酒精棉球轻轻地清洁采血部位并按摩采血部位,增加血液循环,使用采血针,轻轻刺破皮肤,血珠缓缓流出,用血糖试纸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量,等待血糖仪显示结果。这一刻的等待,仿佛时间静止,我们的心跳似乎也跟着屏幕上的数字一起跳动。最后,观察测试结果。一点点的记录下数据,而后将它们整理成易于理解的报告,交给老人。这些平日里我们视为理所应当的专业知识,对于这些需要我们的老人来说,却是他们生活中最需要的关爱与支持。我深深体会到,医生并非冷酷的科研者,而更是患者心灵的导航员。

图为“星火青年”志愿服务队员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通讯员 邢桂宇 供图

图为“星火青年”志愿服务队员为老人们发放药品。通讯员 罗文静 供图
学习过程中,常常可以听见"受教育"的鼓励。学医是一项需要用心灵去体悟的事业,在党群服务中心的每一个瞬间,我发现这样的体悟和理解比任何一次教科书式的学习更加深入。每次看着测血糖、量血压时老人安静信任的眼神,我感到一种责任感。这份责任源自我的专业知识,血糖血压的测量,不只是在测量一个数字,更是在用自己的知识去保护他们的健康。我开始意识到,中西医并非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中医的“以人为本”和西医的“精确治疗”结合起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确的医疗服务。
"长才干"是我们行动的导向。活动期间,在绿意盎然下给老人按摩,看着他们舒展的面孔,听着他们感激的话语,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喜悦。通过为老人测血糖、血压、推拿,我感受到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
"做贡献"是我从活动中获得的最大感悟。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无论大小,都在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虽然我只是给老人们测量血糖、血压、推拿,但我知道,我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到每一次的测量,每一次的推拿,都是对“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思想的实践与体现。我了解到,我们的每一个小动作,都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是对党的服务理念的实践。我也明白,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这样的理念内化为自身行动,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进步,我们的人民才会更加幸福。
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份工作都是值得尊重的,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对知识的掌握,每一份付出都会有回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这次活动为鉴,持续学习,积极进取,以服务人民为己任,用专业知识去回报社会,用实际行动去创新,用一颗赤诚的心去感恩,去帮助,去爱。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是我人生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是我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让我更加坚定了选择医学的决心,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我将带着这次活动中的收获,以及那份始终热爱生命、献身医学的信念,继续在医学的道路上前行,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我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