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汪氏宗祠行:“读访听唱”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发布时间:2024-07-1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4年6月29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星火”青年志愿服务队在童书记的带领下来到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汪氏宗祠,以“读访听唱”四种活动为载体,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进行社会实践。
据了解,青天乡是红色基因传承地。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汪氏宗祠见证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彰显民族人义。1937年,国共双方(卫立煌和高敬亭)在此举行了为期7天的“国共和谈”,首开南方八省国共两党地方谈判成功的先河,为新四军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道义村王灿烈士,1978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英雄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报道。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被作为市级红色党史教育基地,并于2016年被命名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图为团队成员抵达汪氏宗祠。通讯员 邢桂宇 供图
      下午“星火”青年志愿服务队抵达汪氏宗祠,宗祠的入口置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记载着“国共和谈”的背景,宗祠内安放的茶碗桌椅引人瞩目。据解说员讲解,1937年7月22日,红二十八军代表何耀榜与国民党代表刘纲夫在岳西青天乡汪氏宗祠进行谈判。高敬亭化名“李守义”,以红二十八军政治部主任身份全程参与和领导谈判。7月28日,双方在岳西九河朱家大屋举行签字仪式。这些茶碗桌椅是举行签字仪式时所使用的,为了纪念两党的成功谈判,这些物品已被成功保留下来。岳西谈判具有非常大的历史意义,它开创了国共两党地方合作的先河,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鄂豫皖地区的具体实施,宣告了鄂豫皖地区土地革命十年内战的结束和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开始。
    “读”经典书籍,品红色人生
      书页的翻动声,在偌大的宗祠中飘荡,团队队员们正在认真研读红色书籍,感悟红色书籍里面的红色精神。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集体阅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的部分内容,通过书中讲述的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朋友们的交往故事,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期待。
    “访”红色旧址,悟旧时记忆
      抬头瞻仰,庄重严肃。团队队员目光聚焦到汪氏祠堂的纪念碑和纪念墙,心绪追寻抗战岁月的记忆。团队队员怀着崇敬之心参观了这一重要历史场所,纪念墙上高挂着无数英雄的照片,纪念碑上镌刻着无数英勇战士的名字,他们为保卫祖国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听”英雄故事,知人生意义
      聆听了当地老兵关于抗战岁月的宝贵回忆,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和体现出的无畏精神。这些英雄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历史人物的伟大成就,更让我们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他们的人生,是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一生,是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而奉献的一生。他们的人生,让我们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为了理想和信念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
 
图为团队队员聆听讲解员讲述英雄故事。通讯员 邢桂宇 供图
   “唱”红色歌曲,写时代华章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在宗祠的上空飘扬,以史串歌,以歌叙史。一首首红色歌曲,音符跳动中无不镌刻着伟大祖国艰苦卓越的历史征程,无不流淌着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光辉岁月,无不传承着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赤诚信仰!团队队员齐声高唱《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红色歌曲,每一首歌曲都寄托了他们对党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情厚谊。重温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用歌声讴歌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团队成员重走先烈遗迹,不仅感受到了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让大家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打下了坚实基础。作为新时代青年,他们纷纷表示,要以这次红色教育为契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者:任欣欣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皖西学院“油茶香飘, 泉城韵彩”暑期社会实践团:“探寻油
  • 皖西学院“油茶香飘, 泉城韵彩”暑期社会实践团:“探寻油
  • 汪氏宗祠行:“读访听唱”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 宣讲活
  • 守护童心,拒绝欺凌
  • 守护童心,拒绝欺凌
  • 2024年7月11日下午,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塔里木大学“利剑护蕾,静待花开—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法治中国青春行”全国大学生暑
  • 07-11
  • 文史铸魂,歌曲建心
  • 文史铸魂,歌曲建心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支点人生“虔橙拾光”江西分团支教点第四日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团员们带领小朋友们领略历史文化的魅力,感受歌曲舞蹈的
  • 07-1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