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语你湘见”实践团队采访纪实:言为心生,语由情出

发布时间:2024-07-1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的芦塘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近些年来,借助着不断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若是在芦塘村内聊起家长里短,街坊邻居们便会热情地端出一杯热茶招待彼此,用一口地道的本土方言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面对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村民们则会使用基本标准的普通话,表达对游客们的欢迎与热情。7月5日至6日,中南大学人文学院“语你湘见”实践团队在两天的时间里,通过实地调查与面对面访谈,展开了以芦塘村旅游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语言情况调查,重点考察了他们在普通话与本地方言两方面的语言能力与语言态度等。

在芦塘村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湾里屋场的负责人——于芝林书记。提及本土方言,于书记颇有感慨。他表示,方言是一种“乡音”,是在外漂泊的人最期盼听到的声音。使用方言是村民们互相交流与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在与于书记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在芦塘村,有许多家庭的老人和孩子们的语言并不相通。一些老人年事已高,不会讲普通话;而孩子们在学校上学时一直被要求讲普通话,并不会说本土方言。他们能听懂彼此的话语,却不会讲对方惯用的语言,一家人在餐桌上交流时,往往掺杂着多种语言,看似杂乱,但是互相又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沿着整洁的沥青路继续走着,我们来到了一家手工小吃店。老板于先生用着娴熟的手法迅速地剥着藠头(注:藠,音jiào,藠头是当地的一种蔬菜),见到我们,便热情地欢迎我们到他的店里看看。他是土生土长的永安人,因此他较多使用本土方言。但他认为,普通话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平常,他会将做好的罐头等农副产品拉到镇上的集市上面卖,也会通过网店将商品卖给外地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促进交易的正常进行。逐渐地,他也能够听懂并且运用普通话与其他人交流。他认为,如果没有普通话的推广,那么语言障碍将会是商品销售的“绊脚石”,他也不会顺利地完成从传统的线下交易到线上交易的过渡了。



芦塘村内并不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雄公祠饭店的老板娘就是一个“外来户”。作为一名餐饮服务行业人员,老板娘坦然地说道,自己在接待顾客时,一定会尽最大努力说好普通话,减少与顾客之间的交流障碍。同时,老板娘也非常鼓励孩子们在家说普通话。普通话作为国家大力推广的标准语言,越来越多人会说普通话,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与趋势。而对于那些年岁已高的老人来说,想要改变几十年以来形成的语言习惯,确实存在较大的困难。那么,推广普通话的重担,就落在了年轻人和孩子们的身上。因此,老板娘表示,虽然自己的普通话仍不标准,但是已经可以实现基本的沟通交流,这对她来说已经足够实用了,而更严格的语言标准与要求,则需要“从娃娃抓起”了。

对于许多芦塘村民来说,普通话就像是一座将他们与更广阔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的语言桥梁,给予了他们向外闯荡的勇气与自信。他们普遍重视普通话,同时他们也认为方言是本土文化的象征,能够带给他们温暖与亲切感。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像中华老种子德育实践基地的邓主任所说:“虽然大多数村民的普通话并不标准,但他们仍然愿意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而他们则更多地希望孩子们能够说一口更加标准的普通话,这样便能更加顺利地融入到这个广阔的社会中来。芦塘村民对于普通话与方言,都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使得普通话和方言能够在当地和谐共存,共同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作者:张依桐、尹致远 来源:中南大学人文学院“语你湘见”实践团队
  • 聚焦绿色温江,博览世界园艺
  • 聚焦绿色温江,博览世界园艺
  • 为深入学习贯彻改革开放精神,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7月11日上午,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汇爱”三下乡赴温江“温沁比玉,润物泽江
  • 07-11
  • 聚焦成都世园会温江分会场,赋能非遗盆景产业发展
  •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语你湘见”实践团队采访纪实:言为心生,
  • 绘画暖童心,守护纯真微笑 —— 怀化学院暑期“三下乡”行动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菌物学院联合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爱心支教行,夏日暖民心”三下乡基层服务团队开展志愿者服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