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法治青春·乡间行|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法治青年下乡行,调研实践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4-07-0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近日,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隆重举行,此次出征仪式极大激励了法学学子的积极性,而其中的培训环节也为接下来的乡村实地调研提供了方法的指导。
  出征仪式上,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烨强调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她从四个方面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牢记使命,志存高远;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注重积累,转化成果;严守纪律,确保安全。张烨书记指出,此次实践是法政学子增长才干、服务社会的宝贵机会。
  7月3日至9日,由法学院副院长胡大伟,博士后张诗韵和王华星带队,共计15名师生组成的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施行一周年评估情况调查团将深入多个浙江省示范乡村,吸取优秀经验,为《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建设和推广提供助力。实践首日,团队成员踏访了被誉为“千万工程”发源地的梅林村,沿着总书记曾经的足迹,从源起路启程,深入新农村示范区,与当地居民展开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在梅林村的新农村示范区,调研团队通过与多位村民的深入访谈,了解村民对乡村振兴工程的看法和意见,深刻感受到了《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的施行给当地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进一步领悟了“千万工程”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走访学习后,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围绕调研中收集的信息和观察所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分析。老师们的专业解读与引导,帮助同学们将所见所闻转化为系统性的思考,激发了大家对乡村建设的创新思路,为《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的完善提供了来自基层的鲜活案例与建议。通过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乡村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未来的学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杭州市政府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建议,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发展。
  此次乡村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不仅彰显了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师生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凸显了乡村法治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深入乡村,团队成员们见证了《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保障农民权益、促进乡村经济繁荣等方面的显著成效,深刻认识到法治对于构建和谐乡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作用。
  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的这一系列调研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学习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为乡村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数据参考。学生们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和真实案例,将成为推动乡村法治政策制定和优化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更加精准地识别乡村法治建设中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展望未来,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乡村治理和乡村法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张诗韵 章顺 谢益炀 管亭羽 来源: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
  • 法治青春·乡间行|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法治青年下乡行,
  • 分享学习经验,助力梦想开花
  • 分享学习经验,助力梦想开花
  • 2024年7月3日,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曙光“黔”行,“英”漾青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贵州省铜仁市瓦屋中学开展了学习经验分享会。
  • 07-06
  • 信阳师范大学信阳理工学院举行“踏寻红旅,理应行动”大学生
  • 靠近昔日匠人,领略峡砚之美——“探寻非遗文化,传承峡砚艺
  • 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 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精神火种代代相传。7月3日,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星火接力,青春筑梦”社会实践服务团先后前往大觉山党
  • 07-0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