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领会精神,学习思想

发布时间:2023-09-1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领悟百年党史丰富内涵,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8月17日,我们的实践团队前往了冀南山底抗日地道战遗址进行参观和学习。)加深了在外高校学子对家乡党史脉络的了解和学习,积极接受党性教育和心灵洗礼,追寻百年党史,感悟百年征程,铭记百年初心。
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西南约10公里的山底村,保存着我国目前最完整、最长的抗日战争时期地道遗址——冀南山底抗日地道战遗址。
山底村一面靠山,三面环沟,地势西高东低西高,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爱国英雄岳飞就曾在这一代抗击金兵,这里也曾被称为“抗金洞”。1942年,为了抵御日寇,数名早期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地形优势,决定延伸挖掘原有地道,将战地由明转暗。经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攻守兼备的抗日地道终于挖成。
现存地道主巷1626米,复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峒室2个,小藏身洞关口6个,陷阱4个,直通枯井的地道2条,通往距山底村1000余米太行山脚下的地道1条,而且还有辐射邻村王看村、宿凤村等地的地道。地道主巷分上下复洞,洞口设有多种多样的开关盖、开关门,既能防水、防毒、防火,又能防破坏,每个转角处都留有抢眼、陷阱、暗洞。整个地下犹如一座迷宫,只有村民和党员才知道如何行走、到达哪里的迷宫。其地道洞洞相连,户户相通,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下战斗堡垒。保护良好的地道遗址再现了抗战时期革命先辈的智慧和伟大创举。上世纪五十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地道战》时,采编组和摄制组曾多次深入山底村实地考察、采访,其中许多故事情节取材于山底抗战时期的真人真事和真实战斗事迹,并录制了很多镜头。
如今的山底村,变红色优势为发展优势,整合红色元素,依托太行山资源,大力发展红色主题游,修建红色民宿。打造集德育、生态、休闲、健身、科教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既能发展红色旅游项目,又能增加收入,给游客创造了一个完全浸润在红色信仰中的环境,也让我们深受震撼。
参观中我们被山底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创举和宏伟的地下工程所惊叹,被山底人民为保卫祖国、保卫家园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所感动。如今的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无论是作为游览景点,还是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对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晨雨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安徽水院学子三下乡:行和谐价值观,做合格水利人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