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传承与振兴:郑州大学研究生实践团队赴大别山区进行乡村振兴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情况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3-09-0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一、实践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革命文物多分布在乡村,对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科学地研究、保护和利用这些文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乡村振兴必然要求。大别山革命老区创造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革命文物十分丰富,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本次实践提供合适的调查对象。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响应总书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7月23日至30日,在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陈杰副教授的带领下,实践团队以“乡村振兴与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为主题,到河南信阳、湖北黄冈、京山等地展开实践调研。

二、实践内容

(一)参观革命旧址

实践团队实地考察了河南信阳实践团队实地考察了河南信阳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光山县花山寨会议旧址、商城县里罗城村,湖北麻城乘马岗镇得胜寨村、乘马会馆,京山八字门村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旧址等20余处革命旧址(群)。实践团队认真参观了这些革命旧址纪念馆,较为全面地了解革命历史背景,弄清旧址的维修情况,并对旧址各项保护数据进行采集。
实践团队在红二十五军军部(何氏祠)前合影留念
实践团队在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司令部旧址处合影留念

(二)采访当地群众

实践团队对旧址管理人员、村镇干部、村民和游客进行了访谈,了解不同人群主体对革命历史的了解情况,旧址维修保护的具体情况以及对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开发的看法和建议。
实践团队与三角山村村支书交流革命旧址与乡村振兴相关情况
实践团队在花山寨会议旧址内听抗美援朝老兵王茂贵讲述红色历史

(三)与地方文史专家交流

在陈杰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到访当地史志办并进行座谈,了解当地的革命历史文化和革命旧址的认定情况,与地方文史专家就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展开交流,并收集相关的革命历史文献。
实践团队与商城县史志办主任合影留念

(一)实践成果与感悟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实践团队对乡村振兴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既发现了田铺大湾、何家冲、里罗城等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也注意到了徐畈革命旧址群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团队师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了大别山区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感悟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认识到深入挖掘革命文物中的红色基因,有助于推动革命旧址保护与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绿色生态、特色农业、民间习俗传承的融合联动,使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事业,推动乡村更好地发展。

 
作者:王祥龙 来源:郑州大学
  • 青年建功新时代,乡村振兴向未来丨西安理工大学“番茄派”队
  • 传承与振兴:郑州大学研究生实践团队赴大别山区进行乡村振兴
  • 厦门学子三下乡:“追寻特区精神,走进融合发展”聚焦新时代
  • 锡会红船,寻红逐梦——“探寻红色足迹”实践报告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