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厦门学子三下乡:“追寻特区精神,走进融合发展”聚焦新时代厦门城市的筑梦之路

发布时间:2023-09-0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追寻特区精神,走进融合发展——五维聚焦新时代厦门城市的筑梦之路。为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的奋斗足迹,继承发展蓝图,续写时代华章,以拼搏姿态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7月9日起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马研班)“马研先锋”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厦门市经济特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马研先锋”暑期社会实践队出发合影
 
追寻特区精神,走进融合发展—五维聚焦新时代厦门城市的筑梦之路。为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的奋斗足迹,继承发展蓝图,续写时代华章,以拼搏姿态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7月9日-7月11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马研班)“马研先锋”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学工部部长助理孟靖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厦门市经济特区,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马研先锋”暑期社会实践队与“北京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于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前合影
 
福建省厦门市是享誉国内外的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区,纵享有“鹭岛”美称,并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1980年10月7日,批复设立经济特区,厦门先后获批开发开放类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即“新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到经济特区工作,是我第一次走上市一级的领导岗位,第一次直接参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改革开放,第一次亲历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在这片充满激情的开发与开放热土上,习近平同志与广大特区建设者并肩奋斗,取得了丰硕成果。

赏白鹭湖景,察筼筜新变

7月9日上午七时许,在晨间粼闪的筼筜湖光中看到了湖面掠飞的鸟群,尤为凸显的便是白鹭,“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恰有徐元杰《湖上》一词中展现的那般美感。

筼筜湖,本是深入厦门岛的内湾渔港,是厦门历史上的八大景中“筼筜渔火”的发源地。上世纪70年代筑堤围海,导致筼筜湖变成基本封闭的内湖,由于处理设施的缺失,致使环湖37平方公里内的数十万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三百多家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湖,致使湖水变黑发臭,鱼虾白鹭绝迹。

筼筜湖污染问题引起厦门市民的极大关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综合治理方案。1988年3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关于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打响了厦门整治环境污染的一场大硬仗。会议明确建立综合治理机制,组建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的筼筜湖治理领导小组,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

今年二月底,筼筜湖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竣工,湖区生态平衡已稳步恢复,离去的白鹭在湖面旋翔,如今的筼筜湖已是水波万顷,清可见底,成为群众喜爱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和厦门的“城市名片”。

湖畔徜徉,亲水拥绿,步步皆景。在观赏完白鹭洲和筼筜湖后,实践队员们分组针对筼筜湖治理前后的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后的影响这两个问题,对周围群众进行了采访。通过采访沟通,实践队员们了解到筼筜湖自始便是污染严重,附近居民常常避开此地。后来大力治理,把淤泥运走堆成白鹭洲,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市容市貌也焕发荣光,筼筜湖成了厦门的新名片,一时间来到筼筜湖打卡、欣赏的游客更是数不胜数。现如今,市民们除了去植物园外,更多会选择来到筼筜湖锻炼、休息,感受筼筜湖的风光美景。

参观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感悟厦门经济发展新理念

在筼筜湖之后,“马研先锋”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深入了解厦门特区建设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图为孟靖岳老师和实践队队员实地学习和了解厦门特区发展历史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为厦门市博物馆分馆,是全国第一座经济特区纪念馆,记录了特区人以“先行先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图为孟靖岳老师为实践队队员进行讲解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历史
 
实践队员们在孟靖岳老师带领和讲解中了解到,创办特区前的厦门是怎样到改革开放当先锋,再一步一步到奋进新时代,在桩桩历史事件,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内,厦门特区的发展历程在实践队员们心中变得具象,真正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厦门的发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

图为孟靖岳老师为实践队队员对厦门市发展历史进行介绍

图为“马研先锋”实践队队员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参观实践

图为孟靖岳老师为实践队队员讲解厦门发展史
 
要的中心城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任职期间编写的《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引导,了解和学习厦门经济发展的历史,感受改革开放给带来的变化,思考新时代的青年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成为时代潮流中的“弄潮儿”。

游览厦门市博物馆,回首历史拂尘往事

7月9日下午,实践队员们前往厦门市博物馆,进行参观调研,讲解员吴昀给实践队员们详细介绍了厦门市博物馆内馆藏文物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图为“马研先锋”实践队队员跟随厦门市博物馆讲解员进行参观学习
 
讲解员吴昀将“爱莲·敬廉”作为核心内涵,分三个专题,以爱莲为主线,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为背景,向实践队员们讲解了博物馆馆藏“莲”题材的文物,有景德镇瓷器,有文人墨客互赠的墨宝,有漆面雕花和精巧的玉器等。
 
厦门市博物馆于1983年筹建,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旧馆原址位于鼓浪屿的八卦楼。2007年新馆迁馆,新馆较之旧馆建筑面积扩大6倍。与此同时馆内还致力于闽台两岸及传世珍贵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陈列,有历代陶瓷器、书画、典籍与契约文书、玉器、铜器、木雕、石雕、民俗文物、国际友谊礼品等。并利用博物馆直观的展品,宣传文物政策,普及文物知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厦门市博物馆还有主题展览“大厦之门敢拼会赢——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史陈列”,于2021年12月对外开放,该展览以厦门经济特区创建发展、建设改革为脉络,以时间为轴,分为“敢向潮头立”(1978-1992年)、“勇闯新天地”(1992-2012年)、“扬帆新时代”(2012年至今)三个部分,展示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和设计展现了习近平同志领导的筼筜湖治理、高颜值厦门等多处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程上的历史性场景、标志性事件,强化观众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和居民更充分地了解到厦门的发展历史,也让“马研先锋”实践队的队员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厦门市的文化魅力和历史风采。

随着实践队员们不断深入地了解学习,一些尘封在历史长河中的记忆不断呈现于人们眼前,在如今的鹭岛厦门,有太多的红色基因和时代精神交汇于此,也正因为如此,才让这所不平凡的岛屿衍生出更多的希望和力量,时代在召唤,历史在向前,新时代的厦门还将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

文:郑心天 王一博 陈楚涵
图:张康洛
 
作者:郑心天 王一博 陈楚涵 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厦门学子三下乡:“追寻特区精神,走进融合发展”聚焦新时代
  • 锡会红船,寻红逐梦——“探寻红色足迹”实践报告
  • 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展现民族团结新西藏
  • 感受自然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