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暑期三下乡,茂名电白调研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9-0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3年7月26日,深圳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深圳大学法学院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闲置宅基地退出制度调研实践团”小组来到了茂名市电白县进行调研,全程以访谈和拍摄的方式调查和记录了观珠镇、黄岭镇、沙琅镇和岭门镇的乡村发展、土地治理等情况。

观珠镇 五一村
       观珠镇素以沉香闻名,是省级“沉香特色小镇”。“金字招牌”赋能下,让当地沉香从业者更具底气,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有了令人骄傲的“代名词”。新一代年轻人在沉香产业潮流中奋勇前行的同时,观珠镇老一辈人同样在为观珠的沉香事业贡献余热。
      观珠镇五一村是小组访谈的第一站,当时正值骄阳似火的中午,书记和主任忙里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 从基本的村庄情况聊到村委工作,书记说:“村干部不是享福的,是为村民干实事的。”他明白乡村振兴是一条漫长的路,五一村也面临着人力和财力的挑战。
发展集体产业 带动村民致富
      问到书记和主任现在五一村最大的规划方向是什么,他们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集体产业。目前五一村的村容村貌已得到大力改善,完成了乡村生态振兴,下一步的目标便是乡村产业振兴。尽管观珠镇的沉香产业已颇有成果,但是这些都是个人的产业,村集体没有自己的产业。发展集体产业,才能带动村民提高利用土地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乡村振兴。
    “把田地作为一个项目做起来,带动村民也愿意去耕种田地,或者说村民不愿意耕种的,村委也可以统一去种植,然后形成产业链带出去。因为我们村集体就是土地的问题,解决好就行了。”
      书记直言的背后是身为党员干部的赤诚真心,是觉得“身为村干部还能更尽一下力”的真切,不讲虚名,能帮到村民们就是做好事,这样的真挚不禁让正在访谈的我们为之动容,“发展产业,引导好村民,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是书记的殷殷期望,亦是促进村民生活蒸蒸日上的指南针。

黄岭镇 东华村
      
观珠镇的访谈结束后,我们来到了黄岭镇东华村。近年来,东华村党总支部在帮扶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服务群众的宗旨,铸牢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开拓的精神,有效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有序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如今,走进东华村,昔日落后的小山村已脱胎换骨,变了新模样,可见村中建设了好心公园,村道全都硬底化,并装上了路灯:村中美丽整洁,四面环山,青山绿水,一幢幢楼房矗立,村民大都过上了写意的生活。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结合实际谋划产业发展。在黄岭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茂名市电白区品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已在东华村建设135亩种植示范基地,规划已种植水果、蔬菜、中药材等无公害品种为主,产值大大提升。以小见大,以东华村代表的黄岭镇结合村镇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山地、田地优势资源,找到合适的光伏发电项目和农业种植产业模式,成功地带领并促进村民实现经济增收与乡村振兴。

沙琅镇 堂砥村
       下一站即为沙琅镇堂砥村,团队先与村长以访谈的形式了解村庄的发展情况。与村长谈到村内基础设施发展时,他重点提及对增强学校建设的期望。“目前堂砥村的学校只有小学五年级,五年级之外就要离开堂砥村去外面读书了,希望能多招优秀的老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对于村长来说,加强村庄内的学校建设、引进优秀师资,就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步骤。
       访谈继续,小组成员到达沙琅镇堂砥村党群服务中心,与书记了解堂砥乡的发展情况。书记在交流中提到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是第一发要务。“目前最大的发展需求是产业,村内暂时还没有产业创收,合适的产业还正在摸索中。”
       习总书记曾提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目前堂砥乡村正不断探索因地制宜的合适产业,坚定走产业振兴的道路,用产业持续激发村民劳动积极性,从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实现致富。


岭门镇 海坡村
      小组的最后一站是岭门镇海坡村。海坡村以鱼虾养殖闻名,盛夏七月,养殖工人们在铁房子里休息,旁边就是一望无际的养殖水田。来到海坡村党群服务中心后,书记将村庄的情况向我们娓娓道来。
村干部的工作之道
      海坡村有自己的特色养殖业,以承包的方式将土地利用于养殖,同时村民也有一份租金收益。在与书记的谈话中,我们问及作为村干部遇到的较为困难的工作是什么,书记的回答与前几个镇的受访者大抵相似,那就是群众工作。谈及想要在村委工作中要取得成功,主要凭借什么的问题。书记毫不犹豫地回答:“首先是村干部要团结,要做好干群关系,组织村民做产业。”
      由此可见,人才和产业,永远是乡村振兴道路上有力的踏脚石。

结语
      在回乡的道路上,我们与土地、农民和基层干部相遇。这不仅仅是一次三下乡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乡村的关系,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这里有不辞辛劳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他们说,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基于群众。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电白正在施行的拆旧复垦政策。拆旧复垦作为宅基地退出制度之一,其将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或园地,复垦后的农用地使用权依旧归原农户所有,并给予农户一定的补偿。此制度不仅可以将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并且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望过去的一周,我们依旧感慨万千:“乡村振兴”不是书上和政策中的只言片语,而是真正落实在脚下,开在苍茫乡村土地上的“花朵”,更是留存在每一个乡村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的“灯塔”。乡村振兴,无疑是用行动实现的伟大壮举!
作者:深圳大学法学院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闲置宅基地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暑期三下乡,茂名电白调研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 山工艺学子三下乡:匠心学艺之旅,滨城非遗兴乡
  • 领航温暖,传递爱心聚焦志愿关爱服务
  • “乡”约火炬,深藏blue队创新宣传助力传统工业园转型升级
  • 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走进碾庄镇六户小学
  • 暑期社会实践 公共管理学院“新时代·京津冀协同战略实践行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