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披星戴梦2023——星火烛远童心,北斗引明梦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宁夏省西吉县分队于7月13日下午由钱奕晨向同学们授课。
这节课主要讲了月相与月食的成因。月相,是天文学中看到的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月亮的名称。由于月亮每天在星空中从东向西移动很长的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月亮的相位变化,叫做月亮的相位。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随后钱奕晨讲述了月食的成因,月食的形成原因是当月球运行至地球侍蔽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老凳州。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所以当地球和粗镇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而如果月球始终只部分为地球本影遮住时,即只有部分地球的本影,就发生月偏食。
(钱奕晨为同学们授课)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了解,钱奕晨用universesandbox的月相模型讲解了月相的变化,讲解了月食期间“血月”的成因。血月一般产生于月亮刚刚从地平线升起时,或者是发生月全食的时候。其原理就是地球大气层对太阳光发生了折射,导致了只有红光进入大气层。或者是在发生月全食的时候,月球处于地球本影之中,太阳光中红光成分被地球大气层折射,导致红光发射到月球上面,从而造成血月。随后讲解了四季的成因,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且与其自转的平面有一个夹角。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从而有了四季。
(与同学们互动解疑)
课堂最后钱奕晨讲解了光的折射和万有引力定律,粗略地带小朋友们了解了人造卫星变轨的原理。课程结束后小朋友们在明信片上写下课程感想和寄语。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月相、月食有深刻的了解,对于四季的形成也有了了解。同时他们也对天文充满好奇和兴趣。
作者:陈奥
摄影:柳松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