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急需新鲜血液注入的地方,也是新时代青年贡献智慧、锤炼自我的广阔舞台。为让学生切实把课堂专业学习和乡村振兴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7月16日至22日,济宁医学院管理学院“同心同行”志愿服务队走进日照市五莲县,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国防知识宣传、非遗文化传承、新时代“守村人”采访、巡山护林等系列活动,深度融入乡村、服务乡村,用脚步丈量乡村野径,志愿挥撒青春汗水。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以国防教育赓续红色血脉。服务队成员参观了五莲县烈士陵园,深刻了解了革命先辈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励了服务队成员进一步传承红色精神,勇担时代重任。随后,服务队为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开展了国防知识宣讲,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国防,献身国防,积极投身于国防安全建设,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小草向红星,少年正当时,以红色主题课程助力乡村儿童成长。新时代的朝晖下,少年承载历史的荣光,肩负未来的希望。为助力乡村振兴,普及红色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服务队前往日照市五莲县高泽镇“小草学堂”开展“童心向党,学史明德”党史宣讲活动。服务队准备了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讲解红色故事、红歌传颂和描绘革命英雄形象等方式,引导青少年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赓续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寻觅山水,追忆乡愁,以文旅之笔描绘乡村振兴画卷。以乡村文旅为突破口,挖掘地方美食特色,突出“地道”的本地风味,从而带动住宿、休闲、农业等其他业态的发展并形成良性互动。服务队来到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关注当地特色美食“四孔淮鲤”,以“慢直播”的形式将“四孔淮鲤”从打捞到上桌的全过程进行分享,并讲述了“四孔淮鲤”背后的历史故事,传达出闲适、生动的乡村生活理念,直播点赞量达到5万,直播观看人数近千人,引发热烈反响。服务队以新形式带动更多群体关注乡土、回归乡土、挖掘乡土、反哺乡土,助力形成乡土生态底色、人文底蕴与产业发展互融互促的良性循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传承非遗瑰宝,践行时代使命,以特色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维系着人们对历史与文明的记忆,把握好流传在乡土之间的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使命之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服务队深入日照市五莲县,学习宣传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盘扣”,向非遗传承人刘冬梅老师学习“刘氏盘扣”的制作工艺,深挖盘扣背后的文化故事,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并开展义卖,让更多人通过云端了解五莲县的非遗文化,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共同参与非遗保护。
访乡村振兴人物,对话基层楷模,以“青年之笔”描绘乡村振兴新篇章。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乡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为助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鼓励新一代青年人返乡创业,带动乡村振兴,服务队采访了五莲县高泽镇三位返乡创业代表人物,探寻新一代“守村人”的奋斗故事。志愿服务队前往日照市五莲县高泽镇汪崖村开展以“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为主题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人物的专访活动。服务队采访了再回楼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的退伍老兵马先驰,晨旭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鞠晓波以及鹏润畜牧机械有限公司的秦军委三位高泽镇典型的乡村振兴领军人物,倾听他们扎根农村,带领家乡的人民脱贫致富,走向康庄大道所作的努力。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留在农村,为建设美丽富裕的家乡贡献力量。
巡山护林,守护安全,以环境保护打造绿色生态新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服务队实践队员主动担当起巡山护林的责任,走进五莲县黄山生态林区,借助无人机进行深度巡查,查找火灾隐患,进行巡山护林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查看各类宣传牌是否齐全,警示牌是否有被遮挡等情况,并主动捡拾沿途垃圾进行集中清理。以实际行动守卫山林资源,筑牢林区防火墙,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坚持将政治引领、价值引导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生动实践,为学生奉献社会提供了机会,搭建了舞台。如今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生逢盛世,应肩负重任。济宁医学院管理学院“同心同行”志愿服务队的脚步从未停歇,并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挺膺担当、奋发作为,以昂扬的姿态追逐青春梦想,用青春热血全力描绘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