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推动旧药回收工作,“朝药夕拾”实践队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3-08-1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过期药品已被明确列入危险废物名录。《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显示,我国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却有80%以上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全国一年因此产生的过期药品约1.5万吨。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过期药品长期回收机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并不完善。为推广药品回收观念,提高废旧药品回收率,进一步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响应国家碳中和战略目标,烟台大学药学院“朝药夕拾”实践队于2023年7月3日针对旧药回收问题展开实践调研。
达成共识,守望相助克时艰。实践队前往药店和药监局,了解回收据点的开设和活跃度、旧药回收的程序和流程、回收的频率和数量、旧药的最终处理方式、药监局的监管政策和措施等。针对居民普遍回收意识薄弱问题,实践队决定将积极开展相关的倡导活动,推动旧药回收处理的完善和发展。药监局工作人员表示将大力支持实践队,接受后期实践队回收到的过期药品,促使实践队旧药回收活动完成闭环。
多措并举,回收观念入人心。实践队前往了清泉路、桐林路以及万象汇,通过派发传单、现场询问、填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烟台市过期药品抽样调查,旧药回收宣传活动。当日发放调查问卷600余份。数据显示:由于所在地回收点缺乏以及因旧药回收宣传力度不够所造成的认知度低,大多数居民从未参与过旧药回收活动,所产生的过期药品大多随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但近90%的居民认为有必要建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97.8%的居民愿意配合回收工作。
往事今闻,理性采购要牢记。实践队通过电话联络抗战老兵,了解到战争年代我国医药匮乏,消炎药、麻醉剂等严重短缺,许多浴血奋战、身负重伤的战士因为得不到及时的药物供给而壮烈牺牲。之后,实践队前往了东轸格村庄和西轸格村庄,调研五六十年代的医药状况以及现如今百姓的用药体会。村民们反映到过去的医药保障多半靠“赤脚医生”维系,使用的药物寥寥无几,与现在的医疗水平大相径庭。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过往乡村,当时的用药紧张无不与现在的囤药热潮形成鲜明对比,增强群众对后疫情时代的信心,化解群众危机感,引导居民健康用药,从源头上减少过期药品的产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百川归海,横幅签字众人行。增强回收意识,厚植回收理念。实践队前往了海边进行横幅签字活动,满盈的月光照耀湛蓝的海水,夏日的蝉鸣激荡诚挚的热情。醒目的红色横幅,庄重的黄色大字,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在实践队讲解活动主题和目的后,大家留下自己的名字,横幅上密密麻麻的签名凝聚众人的力量,代表着一颗颗热忱的心。此次签字活动促使更多人参与进来,深刻理解和铭记“让有害换有爱,有药换健康”的旧药回收内涵。
朝药夕拾,秋月春风莫等闲。有害换有爱,有药换健康。实践队前往天合城社区,通过现场咨询讲解、发放宣传单、知识讲座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假劣药品的识别、药品的正确使用及储存方法、过期药品的危害及正确处理等安全用药知识,以此号召广大居民及时清理家庭小药箱,营造健康用药氛围。之后,在天合城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实践队成功开展旧药回收活动,帮助家庭消除过期药品安全隐患,进一步增强居民的安全用药意识,切实保障了居民的用药安全。实践队回收过期药品上百余盒,后期转交药监局进行统一销毁。
在探求旧药回收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的道路上,必定是充满泥泞和荆棘的。但作为成长于21世纪的我们,应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增强责任意识,拓宽服务领域,以“敢想敢为”的动力、“善作善成”的能力、“有志竟成”的决心,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朝药夕拾”实践队将以实际行动落实旧药回收工作,永葆奋斗精神做新时代弄潮儿。
作者:王硕 来源:朝药夕拾实践队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