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号召更多青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巩固乡村振兴成果,7月10日,合肥工业大学学生会“乡村振兴正‘砀’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宿州市砀山县开展实地调研。在指导老师杨鑫艳的带领下,开展团日活动,探访砀山酥梨科技小院、砀山酥梨小镇,与小院工作者、小镇负责人亲身交谈,探寻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携手乡村,共筑美好愿景上午,一场跨越400公里的校地联动活动如期而至。合肥工业大学临时团支部与砀山县团代表联络站联合开展“青年同行,乡村振兴正‘砀’时”主题团日活动,团县委书记张铎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发展模式,鼓励同学们通过同学们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增知识、长才干,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随后,实践团队代表领学《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论党的青年工作》,成员围绕学习内容、立足自身专业展开热烈研讨,团代表联络站相关负责人就党的青年工作感悟、驻村工作感受等开展发言。
青年深入乡村,实践发展农业上午10点,在砀山团县委代理副书记胡思瀚的带领下,团队来到砀山酥梨科技小院进行实地考察,实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在实践中体会乡村振兴成果。小院负责人刘超纲主任讲述了小院规模、技术转化和人才振兴现状。在采访中他提到,尽管农村环境十分艰苦,但仍有青年才干、资深教授一心坚守在农村,通过生态栽培和绿色防护等技术,改善土壤条件,提高酥梨品质。“发展农业,还是要将所学知识与实地环境相结合,要亲自走进田间并动手实践。”他如是说。
青年探索乡村,干部驻村帮扶下午,在良梨村“青少年之家”,团队成员采访了驻村干部郭婷。在谈到青年入乡工作的现状与成效时,她说道,驻村工作团中的青年们富有创造力,老一辈的干部则有宝贵的经验,二者配合密切,共同出谋划策,通过在当地建立爱心超市等方式,帮扶贫困村民;同时,帮助梨农贫困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带动经济发展。之后,团队成员就溺水、火灾安全问题为当地儿童普及安全教育知识,发挥青年人的引领作用,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建设乡村,文旅促进发展随后,团队来到砀山县酥梨小镇特色民宿区参观调研,探索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之道。团队成员在小镇负责人带领下,先后参观“听荷”“树屋”等特色民宿,全面了解了酥梨小镇特色民宿区的建设情况。在采访中,酥梨小镇负责人表示,酥梨小镇作为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在近年的建设发展中,准确定位特色产业,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将民宿等旅游产业融入到当地的人文环境中,以文旅融合新模式促进乡村振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通过本次活动,成员们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收获了关于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更加明确了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农业强国,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未来,团队将以深切的爱农情怀,培养奉献精神,汇聚青春力量,坚定自己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人民,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人的力量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