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智慧助老,乐享数字时代
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七月中下旬,苏北大地烈日炎炎,江苏师范大学2023年暑期乡村居民媒介素养调研团队奔赴FS开展了深入的实践活动。
01 前期考察,准备充足
图为贾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与HK镇老年人愉快闲谈
团队先行小分队紧跟老师步伐前往FS进行初步调研,与农村老人们建立深厚情谊,对当地老年人的情况有初步了解,根据了解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了问卷。
02 全员集合,开始调查
图为成员们在FL镇进行了大合照

图为团队成员与WG镇老人进行了深入交谈
团队五名成员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分别在该县五个镇开展了现场走访调查,分别为东部的HS镇,南部的LZ镇,东南部的FL镇,西部的WG镇,东北部的HK镇。团队通过发放问卷,交流了解,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总共访问364位村民和1个养老院十几位老人,线下发放有效问卷335份,专门访问政府工作人员、大学教授、退休老师、养老院院长、护工、医生、商铺店主及其他村民27位,前后共调研8天,行程432公里,撰写调研日记11380字。
03 数据分析,不断总结
团队成员与访问对象深入交流探讨手机使用状态与存在问题,综合三百多人的回答,发现数字化社会不同年龄段的老年群体存在具体认知状态、心理和问题分化的现象,老年人抖音快手等网络娱乐非常普遍,除了通话之外,他们还存在对手机功能了解与开发有限以及娱乐单一,服务功能使用不足,代际沟通阻碍,受骗度高等问题。乡村老年人媒介素养亟待提高,这是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04 实践感悟
大部分农村老年群体已经种地干活一辈子,重复而劳累的机械生活已经让她们将数字化事物放在接受范围之外。但她们对于数字化时代持支持态度,可是出于对自身能力的不信任,不认为自己可以很好的融入数字化时代。有绝大多数老年人都受诱导广告、骚扰电话、诈骗短信等影响,且国家、社会对老年群体智能化推进薄弱,相关帮扶、教引渠道局限和缺失,一般靠小家庭代际或邻里相助。乡镇目前的网络支付目前只在公交,城际及年轻一代中大幅度流通,但是与生活相关的农村老年人同样已经掌握了网络支付及收款的窍门,这证明他们并不如自己所说那般没有用处和不可学习,事实上只是环境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