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精神,6月13日至18日,徽猕实践团赴金寨县梅山镇展开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由安徽农业大学10名大学生组建,重点围绕乡村园艺产业振兴开展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到达金寨县
6月14日早上8:00徽猕实践团从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综合试验站出发,开始今天的实践活动。徽猕实践团走访调研金寨县小南京生态园,采访基地负责人黄先生,通过交流了解到其葡萄园种植模式,废弃枝利用情况和黄先生的创业经历。最后一站到达金寨润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金寨灵芝大别山有机种植基地,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分别参观黄精和灵芝的生产过程,通过实地察看和现场咨询等形式,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黄精种植基地
徽猕实践团来到金寨县小南京生态园,调研金寨县梅山镇的园艺产业。据生态园的负责人黄斌先生介绍,他是通过县里招商引资从无锡回到家乡金寨县,其生态园种植葡萄200余亩,并与观光旅游结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采访黄先生,团队了解了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不易,也体会到了这项工作的意义非凡;团队成员实地参观了葡萄园,对葡萄园的销售、管理有了详细的了解。黄先生说到:“我在无锡做了二十多年的农业,然后又回到金寨县做了十几年,我深知做农业的辛苦,我最感到高兴就是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愿意去学习农业、投身农业。”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负责人黄先生
同学们深入田间地头,在葡萄园、灵芝基地和黄精基地进行产业调研并开展科技支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徽猕实践团在社会实践中调研考察、参观走访、志愿服务……深入了解了安徽省的省情、民情,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调研结束之际,成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并将继续学习,练就兴农本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专业知识用园艺产业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