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彝人古镇,精彩的彝族服饰、迷···人奔放的彝族歌舞,让游客全方位领略彝族风情,多角度体验彝乡魅力,近距离感受彝族文化。”为了让世界倾听到彝人的声音、了解到彝族的民族传统文化,楚雄彝族自治州于2005年建设了一个以“彝文化+宋文化+中国居民文化+建筑文化”为特色的古镇——彝人古镇。这个古镇所体现的古建新生、文化敬畏、特色旅游景点打造、客居融合等开发逻辑,不仅有着中国文旅产业小镇“教科书式”的现实意义,也有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当地发展转型的经济意义。
一座小镇,有文旅产业小镇“教科书式”的现实意义
彝人古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市经济开发区永安大道以北,由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投资32亿元开发,是以“彝文化+宋文化+中国居民文化+建筑文化”为特色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国家4A级旅游景点,也是云南省30个文化建设重点项目之一。
在彝人古镇开发前,这里只零散着分布着几个小村庄,甚至有人形容这是“到了天黑,给多少钱出租车都不去”的地方。但是在2005年彝人古镇顺利开发运营后,不仅吸引了大量本地客商,还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投资商,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确保彝人古镇建成后凝聚人气,尽快形成“旅游+商业”氛围,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采取了商业、居住和旅游相结合的措施。同时,在古镇内营建彝人部落特色街区,开发酒店、客栈区,为打造旅游商业综合体和旅游集散中心提供了更现实的可能。
近年来,彝人古镇一直被视为文旅产业小镇“教科书式”的典型案例。该小镇不仅为其他小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还新型城镇化提供了难得的参考价值。而彝人古镇运营成功的关键是,在抓住彝族文化灵魂的同时,提供现代商业便利和生活化场景的融合,从而成为了文旅产业小镇的“教科书”。
一座小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当地发展转型的经济意义
彝人古镇作为云南省30个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不仅为外地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种经济来源。从项目投入运营开始,彝人古镇的年接待游客量节节攀升,仅2018年,彝人古镇接待游客量就达1320万人次。不仅如此,彝人古镇还为近3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上下撬动旅游投资100亿元,已成为依托文旅拉动楚雄经济发展、创造居民就业的重要引擎。
彝人古镇在投入运营以来,就打造以彝族火崇拜为主的特色文旅活动,将其民族的火把节和祭火大典呈现给游客。至今,这种以彝族民族特色的活动仍然在彝人古镇上演,吸引着滇西旅游黄金线上过往的游客。除此之外,彝人古镇还以彝族美食文化和歌舞文化为核心,打造了一台兼具饮食和歌舞的文旅产品《彝乡恋歌》。大量团队游客在此进行晚餐、观看演出并留宿,为彝人古镇的客栈、酒店和餐馆引入了可观的客源。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彝人古镇牌坊、毕摩广场、彝人部落风情街和清明河等多个地方成为了网红拍照打卡点,这些热门地标的兴起,也成为了吸引外地游客到此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彝人古镇的建立,对于游客来说,可以切身体验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对于居民来说,不再离开家乡也可以拥有收入来源,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当地来说,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名片,是以让更多人了解彝族文化。
通过走访彝人古镇,青年学子不仅了解到了淳厚的彝族传统文化对当地发展的重要作用,还意识到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到更远的远方,通过传统文化助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