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华中农业大学资环院恩施实践队:专访景阳非遗传承人马友高:讲好景阳人的劳动之歌

专访景阳非遗传承人马友高:讲好景阳人的劳动之歌
       景阳民间故事,记录了世代景阳人的生活习俗、传统文化,是景阳人认识自然、理解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劳动之歌。“在之前有好多农民传下来的文化、礼仪这是一方面,农民产出的好多歌词歌曲,好多都是很早就传下来的,我觉得这些都属于这个范畴。”马友高提到。马友高,是建始县景阳民俗故事非遗传承人,也是短视频平台拥有六千粉丝的博主——“高哥”。
       7月12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湖北恩施暑期社会实践队邀请马友高爷爷,在大树垭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哥故事会”。
       谈起成为景阳民间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人的契机,马友高直言,是因为责任,是希望将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组织收集起来,而不是随着老一辈人的离世而消失在历史的尘埃。
       作为土生土长的景阳人,马友高对当地的民族文化有发自内心的热爱。退休后,马友高受文化站领导委托搜集当地民俗文化、民间故事。在搜集过程中,马友高发现民间故事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还贴近生活。能否让景阳民间故事与当代价值观产生“化学反应”,让更多人了解景阳民间故事,引起了马友高长久的思考。“搜集完了之后,我就在想,把这些故事放在这里,别人也不知道啊,像现在的年轻人接触东西多,都不了解这些内容,网络发展也使手机成为了我使用的主要工具。所以我就开始采用抖音来做记录并宣传出去。”马友高回忆到。
       马友高讲述完《遮天蔽日》《三女婿拜寿》等景阳传统民间故事后,向实践队员介绍到,景阳民间故事反映了当地民淳俗厚的乡土人情。“不忘初心、教育年轻人孝敬老人,同时现在好多年轻人夫妻关系不好,其中也有故事教育年轻人要互相爱护,夫妻和睦,要积极向上,有善良的心。”马友高提到。除此之外,景阳民间故事还全面展现了景阳人民的生活百态和厚重的民族文化,是当地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灿烂文化瑰宝。
       随后,实践队员在马友高的带领下实地探访坪阳长渠遗址。“高峡建平湖,绝壁造运河”的大幅标语仍然清晰可见。马友高告诉实践队员:“景阳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与天奋斗,于地奋斗。充分体现了不怕苦不怕死的愚公移山精神;充分体现了叫高山低头,它不敢不低头、叫河水让路,它不敢不让路的那种英雄气概。”在悬崖峭壁上凿出天渠,勤劳的当地百姓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在马友高看来,实践队的到来为景阳民间故事的传播注入青春活力。“这些通俗易懂的东西,需要我们挖掘之后,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出去让人们知道。在以前信息不发达的时候,只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承的少。现在网络发达,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宣传。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经济确实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教育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人们的思想现在各行各业都向‘钱’看,必须通过这些故事这些好的东西来教育年轻人,通过多种形式比如可以写文章报道、拍摄抖音短视频,同时有很多红色的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从小学抓起,这样好的思想才能根深蒂固,所以传承很有必要。”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景阳民间故事是景阳地区民族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典型代表。写好非遗传承“文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广大非遗工作者根植于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立足传统,开拓创新,必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一个愈加光明的未来。
时间:2023-07-20 作者:杨柳 来源:实践 关注:
  • 坚持和谐共生理念,守好绿水青山底色 ——南京审计大学“澄
  • 希望果园孕育蓬勃生机,创新模式激发昂扬干劲 ——南京审计
  • 支教之行,薪火相传
  • 支教之行,薪火相传
  • 在此次暑假期间,来自中国计量大学的“量教有为”团队,从浙江杭州到云南大理洱源县开展了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
  • 07-20
  • 华中农业大学资环院恩施实践队:专访景阳非遗传承人马友高: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