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艺”展风采 百花齐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凝结了人民群众富有生活情趣及审美意识的创造成果,我们称之为——传统艺术。七月盛夏,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桂在同心支教队奔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霖磐镇西龙学校开展为期十天的“以文化人,乐育童心”三下乡主题活动。为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更加个性化的课程,桂在同心支教队将参与本次暑期学习的同学们分为了中年级营、高年级营、初中营三个营队。在此期间,支教队队员们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手工实践课程,推动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进校园,“艺”展风采,百花齐放。
 
一、剪纸:纸上生花的艺术
授课老师彭昕给中年级营的同学们带来了剪纸艺术课程。彭昕老师首先展示了精美的剪纸艺术作品图片供同学们欣赏,解析其中蕴含的传统之美。接着,她简要介绍了剪纸的分类——阴剪(刻)、阳剪(刻)、阴阳结合三种表现手法。该部分术语较为专业晦涩,但彭昕老师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讲解还是使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之后,她提供了几种适合初学者的剪纸方法技巧,为之后的实践环节打下了基础。

(图 1 彭昕老师讲解剪纸艺术理论知识)
 
实际操作环节一开始,同学们便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拿着鲜艳的红纸和美工剪刀跃跃欲试。彭昕老师及助教老师们耐心地演示了红纸的折叠和剪裁步骤,同学们认真学习,勇敢尝试,剪出了美丽出彩的作品。花朵绽放于纸面,也绽放于笑颜。

(图 2 同学展示剪纸作品)
 
彭昕老师表示,本次剪纸课程准备较为充分,课程内容得到了完整呈现。课程中使用的红纸较厚,剪裁难度大,但同学们都十分努力认真,最终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她感到很欣慰。同时,她也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课程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一颗古典艺术之美的种子。这颗种子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二、扎染:跨越千年的浪漫
中年级营及初中营都开设了扎染课程,分别由授课老师梁宇璇和万漪主讲。
宇璇老师通过简化步骤图详细介绍了扎布和染色的方法技巧。考虑到中年级营同学们活泼烂漫的性格特点,她准备了多种颜色的染料,与助教老师一起发放给各组同学。教室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他们喜欢色彩,喜欢动手,喜欢自由自在地创造美丽。
橡皮筋解下的一瞬间,原本平平无奇的白色方巾展开蜕变为五彩斑斓的扎染作品,一块块晾晒在操场的彩绳上,像一个个五颜六色的梦一样美好。

(图 3 中年级扎染作品展示一)

(图 4 中年级扎染作品展示二)
 
万漪老师以一个充满情调和古韵的视频使初中营的同学们了解了扎染艺术的前世今生。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跨越千年岁月才来到我们面前。初中营的同学们性格较为安静沉稳,因此她选择了清一色的靛蓝染料,这是最为传统古典的扎染颜色,也是让人感到天空般平和安宁的颜色。
谈及扎染的技法,万漪老师表示:随心所欲。每一种扎法和染法都能产生独一无二的美丽作品,这就是扎染的浪漫,也是传统艺术的浪漫。

(图 5 扎制点染后的方巾团)
染好的方巾徐徐展开,每一块都带着有如青花瓷般的古雅韵味,时光在这些图案的层叠中慢了下来……

(图 6 初中营扎染作品展示)
 
无论是五彩斑斓还是清雅靛蓝,扎染艺术的美丽都深深留在了孩子们的心里,那份跨越千年的浪漫在阳光下慢慢风干,温柔而隽永。
 
传统艺术可以很厚,厚得像历史;也可以很薄,薄得像一张张中国红的花朵剪纸,一块块随风飘摇的扎染方巾。这就是桂在同心支教队在这个盛夏给孩子们带来的传统艺术课程,比起高深的知识、复杂的工艺,我们更希望编织进孩子们生命中的,是匠心的温度、手作的魅力以及古典的美丽。
 
时间:2023-07-18 作者:万漪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桂在同心支教队 关注:
  • “医脉乡传”暑期三下乡|爱心义诊进乡村 贴心服务暖人心
  • 三下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知明行笃”社会实践队:传承
  • 华中农大学子支教在路上:打造七彩课堂,助力多彩童年
  • 武汉文理学院“七彩假期”积分兑换日暑期特别活动
  • 泗海承风支教队:青春进行时
  • 江西师范大学:红色旧址有群“红马甲”  宣讲团重温革命历史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