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故事正初心,奋勇争先向未来|学习传承红军精神
探寻红色故事 追溯红色记忆
为深入贯彻党的有关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学习革命先烈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讲好中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2023年7月18日,“寻迹,探访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延安市延川县刘马家圪塔村探寻红军故事,感受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01聆听红色故事,体悟先烈精神

(董爷爷在与实践团队讲红色故事)
2023年7月18日,“寻迹,探访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来到了延川县刘马家圪塔村探寻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在这里,实践团队寻访到了第一代革命红军董聚义先生的儿子。董爷爷今年已经80多岁了,回忆起父亲的革命事迹,爷爷十分激动与骄傲。
他告诉实践团队,董聚义先生是第一批参加红军的先烈,小时候生活苦给地主打工,只能靠吃野菜勉强生存,后来加入红军,曾参与红军渡河东征等多次战役,在山区与敌人游击周旋。之后在战斗中负伤,左眼中弹失明,右腿被子弹射穿落下残疾。新中国成立后,家人劝他找国家要些帮助,但董聚义先生拒绝国家的帮助,不愿意麻烦国家,积极投身劳动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子女都没有享受到他红军身份带来的福利。和众多革命先烈一样,董聚义先生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默默无闻,不图回报。老人在讲述时偶尔口齿不清,很多往事也都记不起来了,但当提及父亲的英雄事迹时,老人总是神采飞扬。他说:“你们能来这,说明国家还记得我们,我很高兴!”
02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

(光荣之家牌匾)
红军精神世代相传,红色血脉赓续不绝。董聚义先生将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如今董爷爷的孙子也走上了当兵报效祖国的道路。董爷爷告诉实践团队,他的孙子在西安当了5年兵了,已经从一个新兵成长为班长了。每每提起孙子,爷爷的自豪与喜悦溢于言表。他说父亲和孙子都是他最大的骄傲,门前光荣之家的牌匾就是父亲留给他的最好的东西。年轻时因为生计问题,自己无法参军实现报国梦,孙子当兵也算是圆了老人的一个梦。老人激动的拉住我们的手叮嘱道“当兵好啊,当了兵就能为祖国做贡献了。你们要听党话,跟党走啊。”
03发扬红色基因,立志报效祖国


(董爷爷与实践团队合照)
董聚义先生无畏、无私、无悔的将满腔热血奉献给了祖国,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董聚义先生自青年参军到英雄皓首,岁月蹉跎了样貌,不变的是他一心为国的信仰和奉献一切只为祖国的精神。这是一次革命先烈后代与新时代青年学子间的对话,是值得我们铭记一生的经历,更是对我们灵魂和思想的洗礼。“寻迹,探访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各队员对此次访谈身有所感,心有所会,立志将发扬红色基因,全心报效祖国。
“寻迹,探访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在本次探访中有了很大的收获,经历过此次精神洗礼后,实践团队成员对红军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也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最后西北大学"寻迹,探访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也将继续传承红色精神,发扬红色基因,在党的领导下,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文/“寻迹,探访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队
编辑/刘欢
审核/王嘉宇
责编/张钊瑞
时间:2023-07-18 作者:西北大学“寻迹,探访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队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