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涟源市三一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讲我所想,享你所思——口才与演讲”课程。此次课程由团队成员袁姝睿担任授课老师。

图为袁姝睿正在授课。(通讯员 曾珊 摄)
小学教育应当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实践团开设的“演讲与口才”系列课程传递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价值与意义。袁姝睿从呼吸方式开始讲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数数练习和“嘟”声练习。学生均热烈回应,积极练习;主讲人走下讲台对各位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细致地指出其发声上的可改进之处,并请部分学生在班级上展示。

图为成员袁姝睿正在演示呼吸方法。(通讯员 曾珊 摄)
之后,她下发以儿童绕口令为内容的文字材料,以通俗易懂的方法讲解了演讲时的呼吸配合技巧;她还提示了演讲时的服饰、礼仪、手势问题,让学生模仿她演示的“高手位”姿势,对于部分学生的手势进行纠正,促进学生对演讲仪态的整体把握。至此,学生对于演讲技巧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

图为袁姝睿和学生互动。(通讯员 曾珊 摄)
课上学生的专注力始终保持高度的集中, 对这堂演讲课均持有较高的兴趣度。“这节课特别有趣,我之前都没有了解过这样练习呼吸的方式!”有学生如此反馈道。
对于乡村孩子的教育不应只停留在书本知识表层,还应当让他们接触到更广阔的课本以外的世界;演讲技巧的教学,能够与小学语文知识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呼应的格局。实践团的课程设置响应了新时代发展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次重要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