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江西学子三下乡-红色教育开新局,建功时代谱新篇

筑牢信仰根基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民族从沉沦到奋进的觉醒,从苦难到辉煌的崛起,得益于红色基因的有力托举。7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乡韵新篁,青春建功”社会实践队走进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新篁乡,探寻红色基因,聆听革命先辈故事,汲取红色力量。
追忆峥嵘初心如磐 传承精神不负重托
社会实践队拜访了李穆故居,在李穆之孙李慈亨的讲解下,聆听李穆革命故事,把握历史脉络,切实感受革命者“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队员们感慨万分,表示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未来将更加笃定赓续奋斗的拳拳之心,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抱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将红色脉搏融入新时代、新征程。
红色驿站温暖民心 爱国情怀催人奋进
为追忆新篁革命历史,从中汲取力量,实践队走进了红色驿站。驿站中,一幅幅油画、一张张老照片、一页页手稿,用汗水和热血绘制的图画,以生命泼墨写下的文字,无一不在悄悄诉说着先烈的英勇事迹,展现着他们为了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奉献情怀。实践队成员身处其中,感受着先辈们的奋斗脉搏,更加坚定了让红色热血强基铸魂的信念。
青山有幸埋葬忠骨 如月皎皎引领后人

“修篁翠翠,坚而促节,杜鹃灼灼,啼血而归,青山有幸,厚葬忠骨,永世缅怀,以励后人。”为穿越时空感受英雄的磅礴力量,传承弘扬革命精神,实践队前往新篁革命烈士纪念塔悼念先烈。

新篁革命纪念塔坐落于横峰县新篁乡篁村村磨盘山麓的半山腰上,俯瞰着新篁乡,尽显端庄与肃穆。实践队成员从山脚出发,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拾阶而上。石碑用烫金文字,镌刻下了新篁乡那段沉重却璀璨的历史,同时也传颂了先烈永不磨灭的革命精神。队员们在纪念塔下静立悼念,传承红色记忆的坚定信念在无声之中被反复吟诵。

桑榆未晚为霞满天 忆昔论今照亮前程

征途风雨兼程,初心历久弥坚。实践队在村委会的带领下,拜访了杨德年和张金香两位老党员。队员们走进党员生活,了解党员故事。

杨爷爷感慨,中国共产党是为国为民的大党,新篁高楼平地起,大道通四方,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设。他寄语队员们,希望大家可以坚守初心跟党走,保持朝气与干劲,为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赓续奋斗。

张金香奶奶曾担任十余年的妇联主任,回忆往昔,张奶奶表示在职时曾遇见许多困难,如村民不配合工作、无工资等,但她仍旧热爱这份工作。张奶奶虽年逾古稀,记忆里的很多事情已不再清晰,但提起与党的故事,眼里仍闪烁着热爱的光芒。队员们见此深受感动,纷纷表示将延续这份热爱,为建设河清海晏的祖国奔赴更远的山海。
扎根基层讲好故事 增辉日月福泽百姓

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实践队在篁村村幸福广场开展“小板凳”二十大精神宣讲会。实践队以“拉家常”的方式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谈体会、谈变化、话发展,大家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心贴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同时,实践队成员在宣讲过程中还积极与现场观众互动,鼓励群众上台分享个人感悟,让群众既做“听讲人”,也做“宣讲员”,充分调动了每一位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融入基层,与百姓鱼水相融。

时间:2023-07-18 作者:杨琪瑶、李玉芹、朱传飞、吴璨、黎书君、余筱敏、熊晶晶 来源:“乡韵新篁 青春建功”社会实践队 关注:
  • 江西学子三下乡-红色教育开新局,建功时代谱新篇
  • 浙江农林大学“科技、文化赋能山区茶产业”大学生暑期实践团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