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银龄共发力,让传统文化华彩绽放
“青春赋能 守护银龄”“博爱青春”项目的志愿服务小队是由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大学生组成的,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与发扬传统文化,7月12日,围绕“文化助老”的主题,志愿者们走进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紫荆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活动室开展实践活动。
围绕“文化助老”这一主题,志愿者搜集大量资料,经过多次讨论,最终选择了文化底蕴深厚,且兼具实用与美感的扇面绘画活动。扇面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历代书画家都喜爱在扇面绘画以抒情达意,许多名家都有扇面作品流传于世,而现在扇面画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难,“博爱青春 守护银龄”志愿服务小队希望借此活动让老年人丰富生活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志愿者经过充分的准备部署和周密的计划安排,并在活动前进行大量扇面绘画的练习。
志愿者顶着36℃的高温,提前到达活动场地,进行布置准备工作,在桌子上铺好报纸,避免后续绘画过程中颜料沾污桌子,又摆放了颜料、调色盘、画笔等绘画工具。活动开始之初,志愿者向老人们介绍活动的大致安排,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讲述扇面绘画的的悠久历史,播放扇面绘画的教学视频。老人们都入神地观看,学习绘画的创作知识,了解颜料绘画的创作技巧,激动地讨论着各自想要绘画的图案。志愿者向老人们分享自己的绘画涂色小技巧,并鼓励老人们发挥想象力,随意进行用色搭配,让画作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光彩。
讲解与分享结束后,志愿者开始发放绘画用纸与扇子给老人们。志愿者举例说明,绘画内容可以以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为创意来源,并为社区老年人讲解与植物相关的绘画技法。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描绘他们的所思所想,老人们身边都有志愿者进行绘画展示,他们边绘画边讲解,如何蘸取颜料,如何落笔,如何洗笔等都做了详细的讲述。志愿者带领老人们学习相比教学视频而言更简单易学的绘画技巧,让部分手指不灵活老人们也能通过学到的绘画技巧,进行作品创作。
随后老人们开始认真地作画,各自创作,其中有老年人不敢在扇子上落笔,害怕自己的绘画破坏扇子的整体美感,但在志愿者的暖心鼓励下,还是进行了勇敢的尝试。有的画竹子,有的画荷花,更有记忆高超的老人画的是祖国壮丽山河,一幅幅作品,都饱含着老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人们互相鼓励,互相交流,志愿者也站在一旁,随时准备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活动室里充满了热闹祥和的氛围。没过多久画作都逐渐有了各自缤纷的色彩,通过认真思考,老人们都绘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开心地向周围的志愿者和伙伴们展示成果,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作品放好。绘画结束后,老人们分享绘画时的感受与想法,“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了,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慢慢地画也总算完成了”,在场的爷爷在完成画作后满意地说。“一笔一笔,看着竹子在扇子上显现,很有成就感”,另一位爷爷也表示。活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带领老人们感受绘画的魅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心灵的放松,这正是文化助老活动的意义所在。活动的最后,志愿者带领老人们回顾已学到的知识,总结绘画的知识经验,圆满完成本次活动。
“扇子绘画不仅可以锻炼老人手指的灵活性,还锻炼他们手眼协调的能力,希望爷爷奶奶能通过这个活动感受到绘画的乐趣,生活的乐趣”,一位志愿者分享了自己对此次活动的感受。通过本次绘画活动的开展,老年人在活动中感受更多的快乐,丰富他们的生活,同时也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交流,一起绘出和谐社会的美景。这次活动也让大学生志愿者更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他们将保持初心与热情,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做好关爱老年人的工作,将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传承发扬。
时间:2023-07-12 作者:张嘟晗 来源:南通市博爱青春项目“青春赋能,守护银龄”团队 关注:
- 观军部旧址,忆峥嵘岁月,悟革命精神
- 2023年7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武汉、南昌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进行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
-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