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为助力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拓展水文视野,提升水文认知,7月4日,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若水计划博士团赴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开展为期1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博士团于7月4日至6日先后来到黄委会水文局、“模型黄河”试验基地、黄河博物馆、花园口水文站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展调研学习,7月7日至21日,博士团5名成员在黄委水文局和花园口水文站顶岗实习,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图1 若水计划博士团在黄委水文局前合影
开展交流座谈会,明确黄河水文实际需求
博士团与黄委水文局开展交流座谈会,黄委会水文局党组书记苏铁对若水计划博士团的来访表示了欢迎,并向博士团介绍了黄河流域治理的现状,强调了保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对国家发展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表达了对河海大学学子在未来学术科研方面的殷殷期盼。水文院鲁春辉院长从学院基本情况、重点交叉学科情况、学生就业黄委情况、学院黄委项目情况等方面向黄委水文局作了介绍,双方积极交流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等科学问题及技术难题,就洪水预报及水库调度难题开展学术交流,共同助力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图2 博士团与黄委水文局开展交流座谈会
开展校友访谈,感悟河海情怀
博士团和河海校友开展了校友访谈工作,与河海前辈从校园故事聊到工作经历,从学习生活谈到社会人情,聆听代代河海水文人的故事,感悟河海情怀,感受河海与时代的变化,向前辈们请教了有关学习以及未来就业方面的经验,为未来走上社会提前打好预防针。
图3 博士团成员访谈河海校友
参观水文基地,深入专业前沿
博士团在实习期间有序参观黄河流域水情中心、“模型黄河”基地、黄河博物馆、花园口水文站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实地走访水文工作者在水文测报、水位勘测和水环境监测等工作中的开展现状,深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细求实、团结开拓”黄河水文精神感染。
图4 博士团参观“模型黄河”试验基地
图5 博士团参观学习及宣传
部门顶岗实习,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博士团部分成员分为两组,分别前往黄委水文局信息中心与花园口水文站展开为期14天的部门顶岗实习,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气象信息的接收处理、学习黄河泥沙处理与分析方法、每日定时报汛等工作。博士团深入了解一线水文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也认识到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深刻意识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图6 博士团成员在水文局信息中心顶岗实习
本次“若水计划”赴黄委水文局的暑期实践活动,是深化学校与用人单位深入合作的重要举措,为学生们搭建了了解水文工作的平台,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博士团成员既体会到了当今科技为水文事业带来的便利,也感悟到了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并将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要求相结合,为祖国江河安澜贡献青春力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河海力量。
实践团成员实习感悟: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是一项涉及防洪、水土保持、水资源调度等多方面内容的复杂攻坚战,其背后蕴含着一代代水利人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身为新时代的水之子,我们应深刻理解新时代新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与肩负的重大责任,需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将科研工作理论研究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为祖国江河安澜贡献青春力量。
——21级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博士生 许成婧
这次实践活动使我认识到了黄委水文局及其相关机构在维护我国水资源安全方面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实践中,我也意识到了黄河水文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黄河的水文情况时刻变化,水位、流量等数据的监测和预测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水文工作者们不仅需要面对严峻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各种复杂的数据和技术问题。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水文工作背后的辛勤和智慧,感受到了黄河水文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执着追求。作为水文学子,我将倍加珍惜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黄河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1级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生 毕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