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山东大学(威海)蓝色引航调研团前往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展开调研

  为深入学习、了解威海市在海洋碳汇方面的发展成果,7月8日山东大学(威海)蓝色引航调研团来到威海市海洋发展局进行实地调研,市海洋发展局的刘筱宇科长从降碳技术、碳汇养殖、碳汇价值转化等几个方面出发,对威海市在海洋碳汇方面的具体工作与发展成就作了详细介绍。
  在降碳技术上,调研团成员了解到,降碳技术的对接主体还是以大型企业为主,小型的个体养殖户很少涉及。目前,降碳技术聚焦海洋环保装备、海洋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等领域,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有效推进,降碳技术成果喜人,不少产业领域如保健品加工、材料制造等都实现重大技术与产品生产突破,做到了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就碳汇养殖而言,各地根据自身的海域特点实行了不同的碳汇养殖方试。如乳山采取了“夏养江蓠,冬养牡蛎”的季节性生态轮养模式,这种养殖模式让牡蛎的排泄物成为江蓠的营养来源,实现了生态循环;桑沟湾推行了“721”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IMTA)能够在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减少养殖废物排放。
  在碳汇价值转化方面,刘科长指出,当前威海市着力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并鼓励碳汇价值多元转化。在全市共同努力下,全国首批“海洋碳汇贷”促成全国首单海草床碳汇指数保险、全国首批贝类碳汇指数保险成功落地。此外,碳汇渔业与滨海旅游业也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优质海洋生态资源极大促进了“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滨海旅游产业带建设与发展。
  此次实地调研活动,让团队成员了解到了威海市在蓝海碳汇方面的建设成果及具体政策的落实情况,有利于团队成员加深对碳汇渔业的认识,促进项目的具象化构建与深入调研的开展。
  文/蓝色引航调研团陈晓曼 图/蓝色引航调研团王周鉴
时间:2023-07-08 作者:陈晓曼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 关注:
  • 科学助力振兴,实践为青春赋能——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献礼二十大 绿色青年行 | “巧漾”绿色文化实践宣讲团走进德
  •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教育帮扶砂坝,助力乡村振兴
  • 提笔绘字,助力梦想——多元课程促发展
  • 川北医学院学子三下乡:乡村医疗急救行,健康理念入人心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