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财学子三下乡,探索侨乡澄海,寻觅振兴法宝

为感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的不易成果,2022年7月15-20日,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W&H”团队一同前往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和隆都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基层走访乡村等方式,采访调研澄海区乡村振兴进展情况,了解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分析旅游业、文化产业、手工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意义,为乡土建设灌注新活力。
 
走访村委会,村中变化振民心
为充分了解前美村村情,团队于16日走访前美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热情介绍前美村在党建引领、居民生活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讲解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具体做法以及前美村近年来所取得的乡村振兴成果。
“前美村党委正在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责任人带一班人,以一班人活一盘棋’,持续实施‘乡村+旅游+农业’的发展思路。目前村内已完成雨污分流、自来水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教育等各项民生实事,路面水泥化、巷道硬底化工程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人员向调研团队员们说到。
 
走访文园小筑,古建筑显隆都底蕴
前美村的古建筑极具历史气息,拥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实践队此行拜访至“文园小筑”。文园小筑是前美村的一座精致的百年小书斋,是典型潮汕建筑之一——“驷马拖车”。主人热情招待实践队队员,屋内随处可见老师同学们的创作与合照,中西合壁的装饰风格为小筑多增添了几分人情韵味与文艺情调。据主人介绍,文园小筑会为写生者提供住宿,田园诗意的民宿环境必然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点睛之笔。
 
走访乡村产业,“互联网+”激发生产活力
竹篾手艺是当地的传统产业。在走访中实践队发现,互联网平台为竹篾工艺提供广阔的消费需求和传播途径,许多从未了解过竹篾工艺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清楚了解竹篾工艺制作,带动当地产业经济发展,为更多有特色的产业振兴工作提供经验。
除了走访竹篾工艺作坊外,团队还参观当地番石榴、小番茄、玉米种植等特色农业,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户”的模式,创新特色农业,当地村民表示:“多亏了这种模式,提高了我们抗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大家的收入”。
 
走访红色基地,红色文化赋能文化振兴
南溪是澄海著名的革命老区。为寻访红色足迹,追忆百年党史,实践队前往南溪老区革命纪念馆实地调研。在纪念馆,实践团了解到南溪革命前辈们可歌可泣的对敌斗争事迹和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命运赴汤蹈火革命精神。除图文并茂的革命故事介绍外,不少实物展品更体现了筹建者的细致用心。馆中展示着革命时期的用品武器,如手电筒,水壶,“三八大盖”等用品。
 
走访大自然,绿水青山促发展
莲华镇,是广东省旅游特色镇,以绿色生态为最大亮点。实践队前往莲华镇著名景点——大自然养生谷调查其发展现状。经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得知,大自然养生谷的主要收入来源为门票,因为现在仍在建设中,所以游客比较少,谈及未来期望,工作人员表示,相信随着内部基础设施的完善,凭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会吸引大批游客观赏。
莲华镇因地制宜开发农事体验项目,真正让游客感受独特的莲华乡土记忆。实践队前往具有莲华特色的雅美农庄,对老板进行采访。老板自豪地介绍自家的美食:“我们的特色是海鲜火锅,旁边还有菜园和果园,都是我们自栽种的,游客可以亲自去摘来吃。”在分享喜悦的同时,老板向实践队为农庄在社交媒体上的宣传询问建议,希望提高农庄的知名度。
 
在本次活动中,实践队聚焦澄海特色乡村振兴路,充分了解到乡村振兴不只是单纯的提升数据,而更应是脚踏实地地解决村民的生活问题,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得发展特色产业链群,带动村民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实践队队员也会积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8-24 作者:肖文思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注:
  • 关于最美乡村教师的访谈心得
  • 今古诸事,激荡中流,宏图待看新秀,“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我坚信乡村教育的未来必定光芒万丈、乡村振兴在不久的将来成
  • 08-24
  • 百年薪火代相传,初心不变志弥坚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的长明灯由党举起,我们踏着党的步伐走来,携着党的章程立定。确山竹沟是党在革命时期的
  • 08-24
  • 广财学子探访村落微改造,助力乡村振兴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