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的交错咬合;琳琅满目的木玩成品,从憨态可掬的动物造型到巧夺天工的益智摆件……这些藏在丽水木玩企业里的珍贵画面,正被一群的心怀热忱的青年用镜头永久留存。
为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与传统工艺传承深度融合,厚植文化自信,锤炼实践能力,9月3日,丽水学院云智木韵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走进云和木玩企业,开展以“镜头赋能木玩匠心,数字传承非遗文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由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名教师带领8名学生携专业摄影设备走进浙江金尔泰玩具有限公司、瓯江文苑木玩世家等场所。于此我们了解云和木玩从宋、元时代发展至今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融合创新的光辉历程,依托当地优质木材资源,凭借精湛的榫卯工艺,既注重将益智、动手能力培养等教育功能融入产业,又紧跟潮流,开发符合当下审美的产品,拓展了木玩的价值边界。
镜头扫过生产车间的流水线,定格匠人打磨木坯的专注神情,收录展厅里百余种木玩的细腻纹理。他们不断调整机位,捕捉角度,只为用多维度影像还原木玩世界的每一处细节、勾勒出木玩世界的每一处轮廓。
拍摄完成后,团队熟练操作图形编辑软件、拼接软件,将百余张照片转化为可全景漫游的作品。点击屏幕,观众既能清晰看到木梳的形态、鲁班锁等产品的整体样貌,也能跟随虚拟指引了解木玩从原料到成品的大致流程。
团队成员说,“我们想让更多人看到木玩背后的匠心。”。这些数字作品不仅成为传统工艺的“数字档案”,更将通过线上平台让木玩文化突破地域限制,让指尖的温度在影像媒体构建的空间里持续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