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张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格外热闹。南京医科大学“心火乡传”志愿服务协会的志愿者们带着心脏模型、彩色宣传册和互动游戏道具,在这里为社区里10余名小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科普活动。
南京医科大学“心火乡传”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正用卡通心脏模型演示血液流动的过程。“大家看,这两个像小房子一样的部分是心房,下面的是心室,它们要像接力赛一样把血液送到全身哦。”志愿者举起模型,指尖划过标注着“主动脉”“肺动脉”的管道,孩子们的目光跟着指尖移动,时不时举手提问。
活动以“走近先心病”为主题,志愿者们先通过一组趣味问答热身。“心脏在胸部左下方的请举手!”几乎所有孩子都高高举起手,当听到志愿者说“答对啦”,人群里响起小声的欢呼。随后,志愿者结合图片讲解先心病的成因,提到“妈妈怀孕时感冒可能影响宝宝心脏”时,坐在前排的小女孩轻轻拽了拽志愿者的衣角:“那我要提醒妈妈生病时不乱吃药。”
在急救演示环节,志愿者邀请两名小学生上台,用玩偶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双手这样抱住肚子,向上用力——对,就像挤气球一样!”志愿者手把手调整孩子们的手势,台下的小朋友们也跟着比划。当讲到溺水急救的人工呼吸步骤时,志愿者特意放慢语速:“吹气量要像给小气球打气,太用力会把肺吹破哦。”
活动最后,志愿者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张心脏结构图涂色卡,让他们在涂色时回忆当天学到的知识。五年级的王梓涵涂完后,指着图上的“右心室”对旁边同学说:“这个地方如果没长好,就会得先心病。”志愿者们则在一旁观察,时不时补充讲解。
作者:严欣雨 陈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