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行走的思政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兴农云播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10 阅读:
    来源:王锐劼

  【编者按】7月9日至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兴农云播社会实践团队一行5人组成调研实践团,先后走进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镇邵家庄村。团队通过与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杨筱翰老师深度访谈,系统了解威海市电商兴农的政策体系与数字化助农的实施路径;实地走访崮山镇邵家庄村村民,记录村民对当地直播电商的了解情况及看法。实践团队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优化研究”主题,考察政府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衔接机制,旨在总结可复制的“威海经验”,为打造“田间直播间”、推动农村直播电商助农兴农贡献青春智慧,让云端流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实在在“增量”。
  团队成员在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前合影
  第一站:解码威海数字助农政策
  7月10日上午,团队成员怀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切关注,走进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开启了一场关于“数字赋能农业发展”的深度访谈。窗明几净的会议室里,电商助农政策文件在案头层层堆叠,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整齐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务实创新的工作氛围。
  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杨筱翰老师以“政策为基、技术为翼、人才为桥”为脉络,系统解读了威海市直播电商的发展情况。她从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五朵金花”特色产品品牌打造等多个维度,结合邵家庄村无花果产业、文登西洋参产业等典型案例,生动阐述了政府如何破解农产品“质优价不优”的难题。团队成员时而凝神记录政策实施的关键节点,时而就直播流量扶持政策等问题与杨老师展开热烈讨论,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实践要点。
  
  团队成员和农业农村局的领导进行访谈
  7月10日下午,团队赴邵家庄村村委会及周边区域开展访谈与实地调研。在村口有零星的水果摊点,团队成员与果农交流得知,邵家庄村无花果产业以农户自产自销为主要模式,部分果园辅以采摘体验项目。调研发现,多数农户对农村直播电商认知有限,普遍反映收购定价机制存在优化空间。“咱这儿最有名的就是摩天岭无花果园,可果子卖给收购商的价钱,还不如自己摆摊卖得划算!”村民李奶奶如是说,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当前农村直播电商产销环节存在的现实困境。
  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团队成员发现邵家庄村无花果种植规模可观但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户对数字化营销手段认知不足,导致优质农产品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渠道瓶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这为破解邵家庄村的困境指明了方向。当前,邵家庄村的无花果产业亟需将特色产品与数字经济浪潮深度融合。当传统果农化身“新农人”,枝头果实转化为云端数据,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乡土大地的生动实践——让千年农耕文明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让威海无花果的甘甜通过方寸屏幕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