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AI+智信护盾”实践团队走进联宝科技,共探AI+信用风险智能预警

    发布时间:2025-09-06 阅读: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计算机学院“AI+智信护盾”小分队

  8月18日,南京审计大学计算机学院“AI+智信护盾”实践团队走进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围绕人工智能与信用风险管理主题开展调研和交流。活动聚焦产学研结合,旨在推动“AI+智信护盾”信用风险智能预警平台在企业应用场景中的优化。一、探访实验室:直观感受质量保障

  实践团队首先走进联宝科技的业务展区,了解企业在个人电脑、服务器与智能设备及解决方案等领域的整体布局。随后,团队走进庐州实验室,依次参观了用户体验实验室、半消音室、系统稳定性实验室、冲击实验室、振动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和耐久实验室。多维度的测试体系让团队直观感受到企业如何在设计、测试到成品环节建立起完整的质量保障链条。

  二、零部件与风险:供应链管理经验

  在调研联宝公司电脑组装流水线时,团队深入了解了装配、检测和入库流程,同时对企业供应链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相关负责人介绍,核心零部件依赖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稳定供给,而风险管理是保障生产连续性和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企业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合作方进行动态识别与分级管理。这一经验不仅提升了供应链效率,也为“AI+智信护盾”平台在供应链金融与信用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风险管理对话:数据安全成焦点

  在随后的座谈中,企业专家分享了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在风险管理中的实践案例,重点介绍了数据安全与隐私合规方面的挑战。实践团队则展示了“AI+智信护盾”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多源数据整合、关键风险节点识别和动态预警等。结合前期参观与专家交流,团队围绕供应链金融与数据安全管理提出了优化思路,认为平台可在算法适配性与风险评估模型灵活性上进行进一步提升。

  四、实践总结:贴近企业场景的探索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不仅深化了对企业研发、测试与生产环节的理解,也在信用风险管控的真实场景中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围绕企业在数据合规与动态风控中的需求,团队初步形成了优化方向:在保持模型预测能力的同时,增强算法对企业级数据环境的适配性,并探索定制化预警规则的应用可能。

  本次走进联宝科技的调研,使实践团队在产学研结合中收获了新的启示。“AI+智信护盾”平台将在不断完善与优化中,继续探索人工智能在信用风险预警领域的落地与价值。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