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历史纹路中映现文明之光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金榕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赴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贺兰紫珠·黄河绿洲」暑期调研团于2025年6月22日走进宁夏贺兰山,深入感受了贺兰山岩画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
雄浑贺兰山,绵亘五百里。这座巍峨的山脉,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更以其独特的岩画遗产,成为了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见证。我们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依山而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在岩石上刻下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留下了盛大的文化艺术瑰宝——贺兰山岩画。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贺兰山岩画以粗犷、简练的表现手法,记录了远古先民的生活场景、精神世界和对美好愿景的企盼。在贺兰山岩画景区,调研团成员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岩画图案,动物、人物、符号等,每一幅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历史的见证,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与远古先民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贺兰山岩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其历史、文物、社会价值等多方面。它们见证了贺兰山地区的历史变迁,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同时,这些岩画也反映了远古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贺兰山作为重要的区域自然生态屏障,见证了宁夏平原的沧海桑田,也孕育了丰富的自然生态、地理地质资源,珍贵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在这里融合依存、交相辉映,形成了自然天成的“自然科学文化历史博览园”,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和游览观赏价值。
为了深度挖掘利用和扩大贺兰山岩画文化、自然地理、地质等资源及元素社会教育价值和功能,传播文化科普知识,“贺兰山岩画文化·科普长廊”应运而生。这一创新举措,通过展馆策展、设置实地实物说明牌、安放互动科普器材设备等多种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方式,把相关文化及科学知识展示传播给广大游客和观众,达到游览与研学并举、文化与科普共育的目的,是贺兰山岩画管理处及区市各共建单位借助“旅游+文化+科普”的方式,履行各自服务社会职责职能的新探索。
此次探访贺兰山岩画,不仅让调研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宁夏地区历史文明的厚重与魅力,还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贺兰山岩画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启示着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它们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让人类文明在历史的纹路中继续闪耀光芒。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