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葡萄产业: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许珂源
宁夏银川2025年6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贺兰紫珠·黄河绿洲」暑期调研团来到宁夏地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入学习并探讨了优质酿酒葡萄园的智能化管理实践。此次考察旨在深入理解农业新质生产力在葡萄产业中的创新应用,并实地感受数字技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力量。调研团成员们对此次学习抱有高度期待,希望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带回学校,为未来中国葡萄酒产业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酿酒葡萄栽培作为葡萄酒酿造的首要工序,素有“七分靠种,三分靠酿”的美誉,其田间管理精细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酒品的品质与产量。然而,长期以来,传统葡萄园管理模式深受“人工生产多,机器作业少;传统方式多,智能模式少;依靠经验多,数字赋能少”等固有难题的困扰。这些挑战不仅导致了劳动力成本高昂、管理效率低下,更使得生产决策缺乏科学依据,难以应对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号召,并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葡萄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地信科技GeoSense凭借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卓越的自主研发能力,成功构建了一系列面向农业气象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精准分析、智能灌溉节水控制、植物生理健康评估以及病虫害预警防治等多方面的数智化成果。公司致力于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智慧葡萄园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基础设施-科技服务-数字系统”的深度融合与协同运作,实现了葡萄园管理全面、高效的精准统筹,将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提升至科学的数据驱动型管理。
地信科技总经理胡心浩先生对远道而来的调研团一行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他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同学们细致讲解了如何通过观测数据预测气候环境变化及其对葡萄园的潜在影响,分享了科学高效的田园管理应对方法,并深入剖析了数字信息在葡萄园管理中实现可视化数据整合的巨大价值。胡总强调,新质生产力在田园管理中的创新实践,正在全方位的展现优良田间管理对葡萄种植的指导意义与提升丰产潜力的优渥前景。
胡心浩总经理在交流中指出,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农业发展,学科间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必由之路。他以自身独特的学习经历为例,从同济大学地理信息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到远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深造葡萄栽培与酿造专业,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为他投身智慧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学成归国之际,正值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他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家乡的号召,毅然回到宁夏,投身于葡萄产业的现代化建设中。其所创建的实验基地,凭借卓越的管理和创新实践,先后于2013年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大优质葡萄园”,并于2016年以最高分荣获“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优质葡萄园二级园”的殊荣。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其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深刻蕴含着学科交叉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与无限可能。
目前,地信科技已凭借其“因园制宜”的精准服务理念,成功为美贺庄园、志辉源石、君顶酒庄等十余家国内知名酒庄量身搭建了全套智慧化管理系统。在与这些大型酒庄的深度合作共赢中,农业现代化的最新成果正逐步扩大其影响力与推广范围。胡心浩总经理在演示环节中,向调研团详细展示了系统内实时数据应用与先进的AI决策模型。该模型能够精确采集并分析葡萄园的各项关键数据,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病虫害发生趋势等,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管理者可以依据这些数据和模型建议,及时调整灌溉计划以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优化施肥策略以满足葡萄生长的营养需求,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从而确保葡萄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中茁壮成长,产出高品质的酿酒葡萄。
通过数字化的精准调控,葡萄园的管理模式已彻底告别了过往单纯依赖经验和人工判断的传统实践。如今,管理者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可视化数据进行准确调控,无论是葡萄长势的细微变化,还是水肥添加的最佳时机,亦或是根据气候预测提前做好应对调整,都变得有据可依。在新质生产力的强力引领下,葡萄园的风土已不仅仅是地理与气候的自然馈赠,更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数字智慧深度融合的生动表达,有力印证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与美好愿景。
此次在地信科技的学习与交流,不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团队深入认识宁夏贺兰山东麓这一世界级优质产区开启了意义非凡的第一课,更让他们对现代农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胡心浩的成功经验和卓越成就,浓缩并象征着无数具备学科融合背景的“新农人”的缩影。这些新一代的农业工作者,正以其创新的思维和技术应用,共同为这片富饶土地的“贺兰紫珠·黄河绿洲”宏伟愿景而努力奋斗,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美好画卷。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