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葡萄产业 绘就葡萄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贺兰紫珠·黄河绿洲调研队马馨蕊
2025年6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贺兰紫珠·黄河绿洲”暑期调研团走进宁夏地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度探索地信技术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见证农业新质生产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的强劲动力。
在双方交流过程中,地信科技展现出其在葡萄产业信息化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聚焦葡萄种植全链条,打造了“硬件+软件+服务”的智慧化解决方案。通过无人机测绘、多光谱分析等技术,实现了依托对葡萄园的精准“画像”,为酒庄提供从区划规划到田间管理的全流程数据决策支撑。例如,利用气候数据模型,可精准预测不同产区的适种品种及葡萄风格;借助传感器和AI决策系统,能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作物长势,自动生成灌溉、施肥方案,让葡萄园管理从“靠经验”转向“靠数据”。
“学科融合是推动产业创新的关键。”地信科技总经理胡心浩分享道。其团队成员跨地理信息、葡萄栽培、计算机等多领域,这种复合背景让技术创新更贴合产业实际需求。目前,公司已为美贺庄园、志辉源石等十余家酒庄搭建智慧化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调控,不仅提升了葡萄品质,还实现了水资源节约2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15%,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上实现双赢。
调研团成员还就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葡萄产业的应对之策展开探讨。地信科技展示的“气候-葡萄生长模型”显示,通过微气候调控和品种优化,可有效缓解温度升高对葡萄成熟度和风味的影响。例如,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公司利用喷雾降温装置和精准灌溉技术,使葡萄生长期延长约10天,显著提升了果实风味物质积累。
此次调研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农业新质生产力正通过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重塑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从田间气象站到云端数据平台,从无人机巡检到AI病虫害识别,地信科技的实践为黄河流域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数字样板”,也为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开辟了新路径。
此次调研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农业新质生产力正通过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重塑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从田间气象站到云端数据平台,从无人机巡检到AI病虫害识别,地信科技的实践为黄河流域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数字样板”,也为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开辟了新路径。
“耕土耕心,酿酒酿人。”正如调研团成员所言,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耕土与酿酒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框架,而是被信息科技赋能,展现出崭新的光芒。贺兰山东麓的“紫色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亮丽名片。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