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力“青”为:江苏学子让抗战精神“史”志不渝

    发布时间:2025-09-05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扬抗战精神,砺青春担当”暑期实践团队

  多彩大学生网电(通讯员 文玥珺)“青”力“青”为,薪火相传。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扬抗战精神,砺青春担当”暑期实践团队的青年学子们,以青春之力践行传承使命,深入泰州、南京等地,用“基地寻踪+社区传声+AI焕影”的创新路径,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史”志不渝,熠熠生辉。

  学子们的足迹先是印刻在红色土地上:泰州海陵区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间,他们凝视着纪念馆里密密麻麻的名字,触摸着岁月磨蚀的弹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水庭前,他们静默中感受着历史的沉重;利济巷旧址的斑驳墙皮里,他们聆听着无声的控诉;雨花台烈士陵园的石阶上,他们仰望中读懂信仰的力量。史料与遗址交织成鲜活的教材,让青年在亲历中体悟:那段历史从不是泛黄的书页,而是血脉里流淌的记忆。

  图为团队成员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默哀,以深沉的敬意,向碑后长眠的英烈遥寄哀思。

  图为团队成员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献花,朵朵芬芳承载着对逝去生命的深切缅怀。

  带着这份滚烫的感悟,学子们走进社区广场、居民院落,化身为历史的“传声筒”。没有华丽的辞藻,只用平实的语言还原战场的硝烟、民众的抗争、先烈的不屈。乘凉的老人收起了蒲扇,眼神随着讲述回到烽火岁月;放学的孩童围坐成圈,清澈的眸子里映着对英雄的崇敬。讲述声穿过树荫,落在砖石上,也落在听者心间——抗战精神就这样在青年与民众的无声共鸣中,悄悄扎下深根。

  图为团队成员在各自社区宣讲,将抗战精神融入邻里,让红色力量在街巷间扎根生长。

  更具青春特色的,是“老照片焕新颜”行动。团队运用AI技术修复模糊抗战影像,褪色的战士面庞重新清晰,泛黄的战场场景渐显轮廓,有学生凝视着画面,默默握紧了拳头。这些被技术唤醒的历史瞬间,早已超越工具本身的意义,成为连接今昔的桥梁,让观者在与先辈的“隔空对视”中,读懂什么是“史”志不渝的坚守。

  图为团队成员运用AI技术修复的部分烈士照片。

  这个暑假,江苏学子以“青”力“青”为的担当,让抗战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新的光彩。那些在陵园驻足的年轻身影,在社区回荡的青春声线,在屏幕上亮起的清晰影像,共同书写着“史”志不渝的青春答卷——伟大的抗战精神,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中,永远鲜活,永远滚烫!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