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十人行践初心,助农增收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5-08-31 阅读:
    来源:“青农聚力 ,助力少山”社会实践团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在少山村的百亩苹果园里,一个个饱满红润的苹果挂满枝头,来自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的10名青年志愿者们正穿梭其中,双手翻飞间,装满苹果的竹篮很快便堆成了小山。这场为期一周的“田间助农+产销对接”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当地果农解了燃眉之急,更用青春力量搭建起了农产品出村的“快车道”,在少山大地奏响了一曲助农增收的暖心乐章。
 

  “往年这个时候,最愁的就是摘果和卖果。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我们老两口守着十多亩果园,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摘下的果子还得拉到镇上碰运气卖。”果农一边给志愿者们示范摘果技巧,一边感慨道。今年,随着“青农聚力”团队的到来,果农的愁容变成了笑容——团队提前与村合作社对接,摸清了10户果农的果园面积、产量和品种情况,制定了“分片包干、错峰采摘”的计划,10名队员分成3个小组,下地,从疏果、采摘到分拣、装箱,全程参与农事劳作。
 

  “光帮着摘还不够,得让好果子卖出好价钱。”团队队长胡妍的想法,道出了助农的关键。针对当地果农“不懂线上、没有渠道”的痛点,团队兵分两路:一路留在村里,用手机帮果农拍摄果园实景、苹果特写,编辑成“少山苹果,甜到心里”的图文和短视频,发布到微信等平台进行附近售卖。
 
  活动接近尾声时,果农们也提着自家的苹果赶来,非要塞给志愿者们:“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谢谢你们这些娃娃,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以前总觉得‘助农’是个大词,直到真的走进果园,握住果农布满老茧的手,才明白这两个字的重量。”团队成员在实践日记里写道。对于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团队来说,这次少山之行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民生课”——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干解决问题,把专业知识变成了助农的“真本事”,也让青春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绽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