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口腔专家带领本博学子走进黄河河务局,科普义诊守护一线职工健康
暑假伊始,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一支由本科生、博士生与专家组成的‘青春服务队’走进河南黄河河务局,为常年坚守治黄一线的职工送上口腔健康科普与义诊。这场集合了专业智慧与青春力量的活动,既是基层劳动者健康防线,更为高校师生生动实践。专家躬身垂范,尽展“知行合一”之风采;学生求知若渴,全现“学思笃行”之精神;患者笑逐颜开,神沐“仁心仁术”之暖意。现场一片“健康中国”伟大战略下医患一心、其乐融融的景象。
“一线职工常年坚守治黄前沿,常忽视口腔健康,这次活动既送来了专业诊疗,更传递了对劳动者的关爱。”这是河南黄河工会主席庄建在活动开场时的动情之言。“让学生跟着专家走进基层,就是要在实践中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会用专业能力服务社会。”这是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青在致辞中所道出的别出心裁。两位领导人肺腑之言中无不是对基层工作者的关怀备至,无不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殷殷期盼。两段不同立场的发言却是相辅相成,是“纸上谈来终觉浅”,于实践中提升基层服务力量的深刻践行。
“每天刷牙三分钟,要做到‘面面俱到’,尤其要清洁牙龈沟等易忽视区域。”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疾病科秦红霞主任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用职工们熟悉的"黄河护堤"作比:"就像守护堤坝要防微杜渐,口腔健康也得从小问题抓起,早期龋齿、轻度牙周炎及时干预,就能避免'溃堤'风险。"讲座中,秦医生用通俗比喻解读专业知识,还现场演示巴氏刷牙法。她将刷毛与牙齿呈45度角,轻柔指向龈沟,以小幅度水平震颤的方式,每次刷2-3颗牙,沿牙面朝向冠方拂刷。她依次清洁上下颌牙齿的外侧、内侧及咀嚼面,特别强调牙龈交界区、后牙远中等易遗漏部位也要精准清洁,全程动作轻柔而系统,避免粗暴横刷。秦主任将优质口腔健康知识科普送至基层一线,以鲜活的情景演示加深职工理解,筑牢职工健康基础。
在义诊环节,由3名专家领衔、8名博硕士研究生组成的服务团队分设检查区、咨询台与资料发放点。
专家像是参天的大树,以昂扬的姿态展现榜样的力量:口腔预防科专家秦红霞医生手持模型讲解氟化物防龋原理,颌面外科专家李锦锦医生为有智齿困扰的职工制定诊疗方案。“平时总觉得牙齿没大问题,今天检查才发现有两颗浅龋。"现场职工与医生笑着交谈,专家不仅给出治疗建议,还特意叮嘱他野外作业时要避免咬硬物,职工笑着说:“平时觉得牙没事,今天检查出两颗坏牙,医生给的这些细节提醒太实用了。”
学生像是生长的树苗,用丰沛的精力汲取专业的知识:硕博研究生对职工们进行一对一检测,并做好记录与专家讨论后给出具体的治疗建议;本科生志愿者则耐心为家属们分发《口腔健康手册》。虽然本科生志愿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不是特别深入,但他们积极地思考老师们为职工提出的每一个口腔问题。为职工们分发《口腔健康手册》的同时,他们将书上的知识与现场的见闻相结合,为职工们讲解一些常见的口腔健康常识。用鲜活案例活化单薄文字,在实践中印证,在实践中成长,逐渐在脑海中构成特有的口腔知识图谱。
作为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的重要一环,这场活动让口腔医学的专业知识在基层绽放光彩。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表示,将持续组织青年师生深入一线,让青春力量融入社会服务,用实际行动书写‘健康中国’的青年答卷。(作者:付豪、张馨怡;供图:付豪、张馨怡、王立泽、薛倩倩、杨璐、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