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忠诚之魂、守人民之心|从红色地标中探究“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7月8日至26日,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星火接力调研团沿着伟大建党精神脉络,先后走进闽宁镇、鲁源新村、安阳雷锋纪念馆,探究“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的深沉力量。
闽宁镇:26年山海情,把忠诚写在荒滩变绿洲的奇迹里
7月8日,团队来到闽宁镇。镇史馆里,一张1997年的老照片定格了第一批移民的窘境,镇政府综合办曹鹤雯郑重地介绍:“26年,我们只做一件事,让移民过上好日子。”“当年缺水少电,干部把办公室腾出来给老人住,自己睡羊圈。”曹鹤雯回忆。“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忠诚始终是闽宁人接力攻坚的底气。
鲁源新村:把儒家“仁爱”翻译成新时代“为民”
7月19日,在鲁源新村,讲解员徐慧指着幸福食堂的午餐台账:65岁以上老人每餐5元,村集体补3元,“不能让一位老人饿着。”退伍军人服务站里,一张张老兵的照片述说着不尽的英雄故事。在徐慧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站点会定期面向村子里的青少年们开放,还会邀请村子里的老兵与孩子们亲切互动,在细水长流的滋养中把精神火种代代相传。“人民”二字,被写进村规民约,更写进干部每日的行程表。
安阳雷锋纪念馆:把有限生命投入无限为民服务
7月25日,团队成员走进河南省安阳市雷锋纪念馆,在陈列展品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脉络,与该馆馆长于敬军进行深入交谈,探寻雷锋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交融,体会在新时代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实践。于敬军说:“忠诚不是瞬间热血,而是把‘人民’二字嵌进日常、反复打磨的持久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忠诚与为民在新时代红色地标中得到生动体现,星火接力调研团将坚持做伟大建党精神的赓续者与传承者。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寻迹红旗渠:以青春之眼悟红色之魂
- 我们五人团队踏上林州这片红色热土,用六天时间追循红旗渠的印记——从纪念馆的旧物到青年洞的凿痕,从修渠人的故事到新时代的传
- 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