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力量赋能梯田共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子践行“两山”理念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为响应“两山”理念二十周年献礼,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梯田织锦・云起振兴” 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梅源村,以“梯田+”多维融合为核心,通过政企座谈、生态调研、文旅寻访等实践活动,探索生态文旅驱动山区共富的有效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走近政企协同解码振兴路径
实践队抵达目的地后,与崇头镇政府、梅源村村支书展开专题座谈。
“游客来梯田看完就走,不留下来住宿,留不住人是现在最头疼的问题。”崇头镇镇长在座谈中坦言,“你看这梯田风景再好,客人当天就走,民宿、餐饮啥的都带不动,村里想靠这个增收还是有点难度的。”
 
实践队与当地政府、景区管理人员座谈   郭亚燊摄
座谈中,实践队与镇政府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云和梯田景区民宿经济发展现状、景区运维模式及非遗文化资源保护现状,总结凝练出“过路不留宿” 与“文化 IP 薄弱”两大发展核心痛点,并就接下来的梯田景区生态与文旅调研商定具体调研内容。
“以前咱村靠香菇吃饭,一到采收季全村都围着菌棒转,但后来市场饱和,价格跌得厉害。” 梅源村村支书杨恒平跟实践队员们讲述着梅源村从香菇产业向文旅转型的历程,“转机就在这梯田上,2018年村里试着搞民宿,没想到夏天就住满了,这才摸到文旅经济的门道。”
 村支书还与实践队员分享了村内民宿经济业态组成、开犁节等节庆活动的延续发展及数字化垃圾分类的治理经验。“之前听过‘一片叶子’带动一个村经济发展的故事,而这里就是‘一片梯田’带动一个村,很有意义”实践队队长刘辉感慨道,“如果能将云和梯田的发展经验总结提炼,那中国还有那么多梯田生态,也有更好发展可能了”。
深耕生态文旅:挖掘体验潜能
在云和梯田景区,实践队开展生态研学与游客需求调研。队员们实地考察梯田生态系统,分析水土保持技术与人文景观的协同机制,采集植被、水源等基础数据。同时,通过随机访谈与问卷调研,了解游客对景区自然景观与文化体验的需求反馈。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队员小朱向江苏来旅游的一家子问到:“除了观赏梯田景观,您觉得还可以增加哪些体验项目呢?”游客放下手中的相机,认真思索后说道:“这边的梯田确实壮观,风景很好,但总觉得少点互动,没有深入的体验式项目,要是能让娃试试插秧,就完整了。”
 
实践队与云和梯田游客合影留恋 
带着真实感受的一手信息,实践队成员利用数据分析工具,结合座谈提炼的发展难点,开始设计梯田景区文旅活动优化方案,为精准把握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优化景区旅游业态提供直接依据。
探寻非遗传承:活化文旅资源
实践队深入畲族村落,探访非遗活态传承。进入畲族阿婆家的院子,石桌上摆着的几匹苎麻彩带先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这是刚织好的彩带,束腰透气,夏天干活最利落。”主人家介绍道。
随后,阿婆坐在院中的木凳上演示起编织全过程:她将梳理好的麻线一端系在廊柱上,另一端缠在自己腰间绷紧,双手各执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棍:“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不用机器,就靠这两根棍儿。” 只见她一根木棍挑起经线,另一根引着纬线在其间灵活穿梭,每穿几行,就用指节轻轻推压纬线压实。
 
实践队录制畲族阿婆传统手艺 郭亚燊摄
队员们赶紧拿出相机,镜头追随着她指尖翻飞的动作,把挑线、穿梭、压实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以前姑娘出嫁,都要亲手织这样的彩带当嫁妆,” 阿婆举起刚织好的一小段,眼里带着笑意,“你们年轻人愿意看、愿意记,这手艺就丢不了喽。” 
队员们观摩完编织全过程后,阿婆笑着问大家:“姑娘们要不要试试咱畲族的凤凰装?” 队员小朱和小姚立刻点头应下。阿婆转身从里屋取出两套叠得整齐的服饰,帮忙为她们穿戴。这些实践为探索非遗技艺与文旅产业的融合路径积累了鲜活素材,助力传统文化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动能。
“践行‘两山’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本次实践立足生态文旅经济发展,贯穿生态、经济、文化三个模块,对于学生理解共富路径有很大的帮助”,实践队指导老师表示,接下来,“梯田织锦・云起振兴”实践队还将持续转化调研内容,与崇头镇和梅源村深入对接数据,做好“梯田+”的生态文旅提升乡村共富水平的新篇章。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探秘天能集团,助力"双碳"新征程

  • 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技术的
  • 2025-08-2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