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星火文薪红色文化调研团前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1 阅读:
    来源:山东大学文学院星火文薪调研团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的重要指示,激励青年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责任感与担当精神,8月11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星火文薪”赴鲁豫苏徽浙五省的红色文化调研团队开展了以“青春红色筑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行中,团队成员张思涵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追寻红十四军的奋斗历史,感受精神洗礼。结束参观后,成员们还前往剧场,观看了纪念抗美援朝出征75周年的音乐剧《寻找李二狗》,在历史与艺术的结合中获取激励。

  红十四军纪念馆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齐康院士设计,主建筑以“红旗飘扬”的理念为核心,外观像一面迎风飘扬的红色旗帜,入口上方镶嵌的巨大红色五角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刚一进入展馆,庄严肃穆的氛围便迎面而来,立刻将参观者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

  序厅中,一尊高5米、宽8米的红十四军战士群雕展现出宏伟气势,士兵们手握武器、目光坚毅,生动再现革命勇士冲锋陷阵的勇敢姿态。雕塑两侧的展墙上,张爱萍、李维汉、刘瑞龙、黄火青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力量感十足,“英雄业绩彰日月,革命精神激后人”,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红十四军英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让人们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先辈们革命的情怀。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了江海曙光、长夜惊雷、斩木举义、军旗如画、革故鼎新、金戈铁马、碧血丹心、野火春风等八个展厅。在展厅内,许多珍贵的文物、逼真的场景还原和先进的声光电技术相结合,展现了红十四军从组建到英勇奋战的辉煌历程。看着当年农民起义中使用的简易武器,以及留下烈士鲜血的破旧囚衣碎片,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先烈们的无畏精神。在尾厅的英烈名录墙上,一个个金色的名字吸引了大家的凝视,大家默哀致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还前往拓展训练基地,亲身体验了各种场景。在那里,我们看到了重现瑞金出征、突破封锁线、遵义导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民族风情、爬雪山、过草地、陕北会师以及延安生活等经典场景。在瑞金出征的部分,大家站在军旗前,了解红军出发的历史;在突破封锁线的环节中,穿越障碍,让人感受到红军当年面对重重困难的坚持;在遵义导航的场景里,复刻了遵义会议的现场,让大家学习当年的决策过程;通过模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活动,体验红军在这些战役中的战术运用和面临的挑战;爬雪山和过草地的部分,让团队成员感受到极端环境对红军行军的考验;在民族风情区,了解了红军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历史;最后,站在陕北会师的场景中,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学到了当年生产生活的点滴,还在延安生活模拟中体验了红军的日常生活。通过这些丰富的体验,大家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实地参观之外,8月2日晚,团队成员还观看了音乐剧《寻找李二狗》,于艺术作品中感受抗美援朝精神。该剧是国内首部抗美援朝题材音乐剧,讲述了当代青年常卫国为完成爷爷的愿望,穿越回1950年的朝鲜战场,与爷爷并肩作战,寻找英雄战友 “李二狗” 的故事。

  舞台上,演员们凭借精湛的演技,演绎出“四连二班”每一个角色的不同性格特点,将观众带入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通过正转与反转象征历史与现实交叠的转台、精准匹配音乐节拍的光影变化,以及考据抗美援朝军装制式的服装设计,生动展现了战争的场景。《家书》《长眠》等歌曲,更是以独特的音乐风格,道尽铁血柔情与战争的悲壮。在观剧结束后,成员还参加了主创演后谈活动,了解到该剧的创作过程。在此次活动中,成员在现代艺术中感受到了抗美援朝精神,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精神的伟大。

  这次以红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是团队落实“青春红色筑梦”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团队成员们通过实地参观和观看演出,不仅了解了革命历史,也在知、情、意、行方面增强了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红色血脉的决心。他们会把这次的感悟转化成前进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