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探寻特色农业推动乡村发展的创新路径,2025年7月9日,“鉴湖微光”志愿服务团满怀热忱地走进涪陵区马武镇石朝门村,实地探访了当地声名远扬的冉刚梨园。这个因一座宏伟石门而得名、海拔介于650米至900米之间的典型坪上乡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是涪陵坪上地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试验场,更凭借蓬勃发展的梨园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征程中的生动范例。
冉刚梨园:从拓荒到闻名的种植基地
七月的石朝门村,骄阳似火,却挡不住梨园里的一派繁忙与生机。此时正值梨子大量上市的时节,冉刚梨园中,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宛如一片绿色海洋中点缀着的金色繁星。梨园负责人冉刚,早在14年前便毅然决然地扎根于此。作为马武镇最早投身水果种植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和对这片土地的深厚热爱,将最初流转的200余亩土地,精心打造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特色水果种植基地。
“一开始就是凭着一股闯劲,想在这片土地上闯出点名堂。”冉刚微笑着向志愿者们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眼神中透露出对过去艰辛的坦然和对未来的坚定期许。从最初单一的梨子种植,到如今涵盖多种水果的生态果园,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汗水与智慧,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他的执着与坚持。
多元种植:满足多样口味需求
走进梨园,阵阵清甜的果香扑鼻而来,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冉刚热情地向志愿者们介绍:“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我们精心培育了多种南方早熟梨品种。”其中,翠冠梨和秋月梨的种植面积就达150亩。这些梨子宛如大自然的精灵,口感清甜、汁水丰富,仿佛是在舌尖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而且它们成熟时间早,能在市场上抢占先机,就像一群勇敢的先锋战士,率先闯入市场的大门。
除了梨子,果园还种植了50亩蟠桃、仙女脆桃等特色水果,以及少量猕猴桃、李子等。它们宛如一群亲密的伙伴,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水果种植格局。“这样一来,从初夏到深秋,果园里都有新鲜水果可供采摘,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冉刚补充道,眼中闪烁着对果园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
线上拓展:让梨子走向全国各地
为了拓宽销路,石朝门村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的浪潮,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我们通过电商平台,把新鲜采摘的梨子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人能品尝到这份来自乡村的美味。”冉刚自豪地介绍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就像一双有力的翅膀,让这些梨子轻松地飞向全国各地,根本不愁卖。
在包装车间,几位村民正忙碌而有序地将刚采摘的梨子分拣、套袋、装箱,动作娴熟麻利,仿佛是一群技艺精湛的艺术家,精心雕琢着每一份来自乡村的美味。“这些梨子都是现摘现发,保证新鲜。网上订单多的时候,我们这儿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呢。”一位村民笑着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产业兴旺:多产业融合促增收
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石朝门村以梨园等特色产业为引领,宛如一艘领航的巨轮,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做大做强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畜禽“五大特色产业基地”。
村里以花为媒,全力打造“坪上花溪”旅游名片,推进实施鲜花小镇、花溪峡谷、百果园等项目,已发展花卉1300余亩。那一片片五彩斑斓的花海,仿佛是大自然铺开的画卷,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同时,村里还探索改造闲置农房发展乡野民宿,打造集花卉观赏、水果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游客来了,不仅能摘水果,还能赏花、住民宿,体验乡村生活,这样产业链条就拉长了,收益也更多元。”冉刚解释道,就像一位睿智的指挥家,指挥着乡村产业发展的宏大乐章。
模式创新: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石朝门村推行“农业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的发展模式,健全土地入股、托管经营、就近务工等利益联结机制,宛如一座坚固的桥梁,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发展、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村里很多人都在梨园务工,平时修剪枝叶、施肥、采摘,都能拿到工钱。还有些村民把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年底能分红,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一位正在梨园劳作的村民开心地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就像一场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每一个村民的心田。
青春赋能乡村: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次来到石朝门村,看到这里的梨园发展得如此红火,还有村里多元的产业布局,真的让我们大开眼界。”志愿者刘梦圆感慨道,眼神中透露出对乡村发展的钦佩和向往。“这里的特色农业充满活力,新农人的奋斗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们,我们也希望能运用所学知识,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比如帮忙优化线上销售策略、设计更有特色的包装等,让石朝门村的水果名气更大、销路更宽。”刘梦圆的话语,代表了全体志愿者的心声,他们就像一群充满希望的种子,将在这片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