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览昆嵛史迹铭壮志 汇青年同心铸忠诚 ——鲁东大学数学红色小π队“踏寻胶东红色足迹,搭建青春红色讲台”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12 阅读:
    来源:鲁东大学数学红色小π队
览昆嵛史迹铭壮志汇青年同心铸忠诚——鲁东大学数学红色小π队“踏寻胶东红色足迹,搭建青春红色讲台”社会实践
       盛夏七月,翠嶂千层的昆嵛山见证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对话。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红色小π队”实践团开展的“踏寻胶东红色足迹,搭建青春红色讲台”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昆嵛山革命陈列馆拉开序幕。成员们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初心叩问历史回声,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纪念馆内,斑驳的《大众报》铅字、锈迹斑斑的土枪、泛黄的起义手稿,将成员们带入了1937年那个惊雷炸响的清晨。成员李冰玉仔细研读墙上的《胶东特委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思量良久:“这些字句不是展品,是燃烧的火种。”从胶东抗日武装的建立与发展,到革命先烈在昆嵛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英勇事迹;从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到革命先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无不深深触动着在场的每一位成员。
文物诉烽烟史,青春承奋斗魂
       柔和的灯光轻抚着一件件历经岁月洗礼的兵工遗迹。昆嵛山兵工厂自制手枪、子弹、手榴弹等有序陈列,讲解员语调沉稳而满涵敬意,徐徐展开革命时期武器制造的壮阔历史长卷。铸铁弹体布满砂眼气孔,8.2厘米直径的粗糙表面残留着模具合缝的棱线;顶部钻孔的简易导火管与内部填充的黑火药铁砂混合物,在锈蚀斑驳间仍透出战时工艺的原始痕迹。展柜玻璃倒映着年轻面庞与沧桑文物重叠的影像,朦胧光线下,这些用土铁窑浇铸、靠榔头组装的简易武器,如凝固的誓言般昭示着"土法上马"的攻坚精神。无声的展品作为这片土地的思想媒介,让红色印记愈发清晰鲜活,不仅连接着过去与当下,更在实践团成员心中播下了传承奋斗精神的种子,激励着大家续写使命与担当。
铭记入党誓词,淬炼政治品格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英雄广场上,实践团成员们以各自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面向党旗高举右拳,集体宣誓入党誓词。阳光普照,誓言回响,成员们眼神坚定,每一字每一句都凝聚着对党的忠诚与担当。“参观时看到胶东战士用生命守护阵地,到现在站在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宣誓,我真正懂了‘忠诚’二字的分量,定不会辜负这片英雄土地的滋养。”学生党员刘振兴放下拳头时,眼角仍带着激动的微红。 微风拂过,党旗猎猎作响,誓言落定,但那份从历史中汲取的信念与担当,已在成员们心中深深扎根,成为往后践行使命的不竭动力。
赓续精神血脉,谱写时代新篇
       活动尾声,成员们沿革命先辈足迹徒步“红色教育路线”。山道崎岖,荆棘丛生,成员们真切体会完革命征程的艰难,同时也结束这场“沉浸式”红色之旅。返途中,成员们纷纷表示要传承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作为。“红色小π队”实践团将以此次红色之旅为新起点,誓做胶东革命文化的守护者。他们将以青春深挖底蕴、用行动续写传承、以奋斗诠释担当,从红色精神富矿中汲取力量,奔赴未来,让胶东革命文化的火种在新时代绽放光芒,照亮青春奋进之路。(通讯员:都婷婷 贾丽平 董可欣)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盛夏归泾,逐梦同行
  • 为引导青年学子感受家乡发展脉动,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2025年7月23日,泾县团县委联合县委人才办、县人社局精心组织了“
  • 2025-08-12
  • 夏日送清凉,温情暖人心
  • 2025年7月31日起,团县委组织了每日“送清凉”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户外工作者们送去一份清凉和关爱。
  • 2025-08-1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