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花卉电商,青春赋能旧埭村乡村振兴
近日,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一支实践团队于平湖市旧埭村花卉电商产业园的实践步入中期。团队扎根乡村产业前沿,在探索花卉电商发展路径中收获阶段性成果,以青春之力探寻破局方向,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高校智慧。
实践初期,团队以“观察者”“学习者”身份融入园区。在花卉科普馆,成员们借助互动屏深入学习花的结构知识,雄蕊、雌蕊等构造的可视化呈现,为后续实践筑牢植物学根基。漫步园区,电商直播观摩成为重要学习窗口,主播们围绕花卉品种、养护知识的生动讲解,以及对营销节奏、话术技巧的把控,让成员们洞悉花卉电商销售链路。花园餐厅内,花卉元素与餐饮场景的融合、明信片敲章等特色体验,让成员们认识到花卉产业不仅是售卖产品,更是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传递在地文化的载体。
进入中期,团队转向“创造者”角色。聚焦“花卉 +”文创开发,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访谈超 300 名游客,精准捕捉市场需求:年轻群体偏爱时尚简约设计,中老年关注文化寓意与实用性。基于此,团队推出花卉书签、香薰等文创,将旧埭村花卉特色与艺术设计结合,如以绣球花为原型的渐变书签,试销获好评。同时,参与电商运营优化,协助整理产品信息、优化直播脚本,助力单场直播销售额环比增长 15%,实现从知识输入到价值输出的转变。
实践越深,挑战越显。花卉文创生产中,成本与品质矛盾突出。团队与本地加工厂沟通,采用“通用模具 + 局部手工修饰”方案,首批试产文创成本降 22% 。电商直播里,流量不稳、粉丝留存难,成员们借鉴经验,策划“花卉知识小课堂”,穿插抽奖、问答,转化率提 10% ,留存率从 35% 升至 52% ,以青春智慧破解实操难题。
从认知到落地,团队为产业带来新变量。200 余份游客需求数据,成为产品迭代、业态创新依据;文创与运营优化,注入年轻活力。对成员而言,跨领域实践打破专业边界,“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理念具象化。团队已开展 2 场“花卉电商小讲师”培训,培育村民主播苗子 6 人,迈出教育助产业人才培养第一步。
下一阶段,团队计划深化“文创 + 电商 + 教育”模式。推进文创投产,搭建销售渠道,打造花卉文创品牌;完善“小讲师”培育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助力乡村人才“造血”。同时,转化实践成果为小学教育课程资源,实现“产业实践 - 人才培养 - 教育反哺产业”良性循环。
嘉兴大学团队的实践,书写着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从个人成长到产业担当,是青春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期待这份实践持续深耕,为旧埭村花卉电商蹚新路,为高校服务地方提供范本,让青春之花在乡村绽放更艳光彩。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深耕花卉电商,青春赋能旧埭村乡村振兴
- 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实践团队扎根平湖市旧埭村花卉电商产业园,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团队先以“观察者”“学习者”身份融入
- 2025-08-11
- 追寻木黄会师足迹,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 此次实践以“追寻木黄会师足迹,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为主题,旨在以实地走访纪念馆、革命旧址和当地访谈的形式,深化青年对红色历
-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