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叩响毛南傩韵:傩文化美育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11 阅读:
    来源:张雯清、黄海婷、黄向阳、香冰瑶、陈佳欣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成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2025年7月15日至7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傩韵”团队走进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为毛南族傩文化的传承和美育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傩韵”团队首先来到了毛南族傩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内一件件造型奇特、色彩绚丽的傩面具静静陈列,仿佛在诉说着毛南族古老的传说与故事。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毛南族傩面具在傩戏表演中不同的角色象征和文化寓意,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毛南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通过此次探访,团队成员们对毛南族傩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也深刻感受到了这份文化遗产的厚重与珍贵。
       为了进一步探寻毛南族傩文化的传承脉络,“傩韵”团队特意联系了当地著名的傩面具非遗传承人谭建新老师。他向团队成员们详细介绍了傩面具制作的复杂工序,从选材、雕刻、打磨到上色,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足够的耐心。在访谈过程中,谭建新老师也表达了对傩文化传承的担忧,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兴趣逐渐降低,傩文化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团队成员们认真记录着,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为傩文化传承贡献力量的决心。
       为了亲身体验傩面具制作的魅力,“傩韵”团队成员们在谭建新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傩面具制作学习活动。在谭建新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成员们逐渐掌握了基本的雕刻技巧,成员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更对非遗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毛南族傩文化,“傩韵”团队还在当地开展了“傩文化小课堂”活动。课堂上,团队成员们通过生动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和有趣的互动,向当地的孩子们介绍了毛南族傩文化的历史、傩面具的寓意以及傩戏的表演形式。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参与互动,对傩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团队成员们还教孩子们绘制简单的傩面具图案,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傩文化的魅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为毛南族傩文化的传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此次“傩韵”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谈、学习和教学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了毛南族傩文化的传承现状,为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对于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傩韵”团队的实践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毛南族傩文化,也为其他地区的非遗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毛南族傩文化这一珍贵的非遗瑰宝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通讯员 张雯清、黄海婷、黄向阳、香冰瑶、陈佳欣)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