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西安工程大学“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现状与咨询需求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13日至16日深入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及多家企业,以青年视角探寻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之道,用专业知识激活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动能。
图为实践团在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与专家进行座谈交流 高宇航 摄
在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实践团系统研读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纲要,梳理陕西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图谱。通过对比分析全省13个地市数字化转型指数,团队发现:政策红利释放与技术落地转化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断层。研究院专家指出:“数字基建的硬件投入已初见成效,但中小企业的数据思维转型才是破局关键。”

图为实践团在西安市创新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与专家会谈 高宇航 摄
在西安市创新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实践团实地考察了研究院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的助力。实践团成员通过与研究院技术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降低中小企业转型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显著作用,也认识到不同行业中小企业在平台应用中存在的差异化需求,这对精准推进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团在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参观 高宇航 摄
在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践团直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认知鸿沟”。针对中小企业陷入"守着金矿不会挖"的困境痛点,实践团提出“数据沙盘推演法”:通过构建经营决策模拟系统,将复杂的供应链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风险预警地图。这种"游戏化"的管理工具,让企业主在半小时内读懂过去三个月的经营波动规律。

图为实践团与陕西艾特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合影 高宇航 摄
陕西艾特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实践团目睹了“数字鸿沟”被逐一击破的生动实践。针对建材行业中小企业资金有限的现状,企业研发的“轻量化MES系统”可将数字化转型成本压缩至传统方案的1/3;面对餐饮企业用工荒,智能排班系统让员工利用率提升42%。实践团成员认为:真正的数字化转型,不是给企业装上昂贵的机械臂,而是帮他们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数字化支点。
四天的调研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设备升级,而是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变革。实践团将把调研中发现的“数据孤岛”“人才断层”“认知壁垒”等共性问题,凝练成青年实践团创新解决方案,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企业选择转型路径提供青年智慧。正如团队负责人毕俊玮所说:“我们愿做数字时代的'翻译官',用专业知识架起政策与企业的沟通桥梁,让每家中小企业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数字蝶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