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递社会关爱,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助残事业,7月4日至7月19日,山东大学海洋学院“七彩假期·星光伴行”团队通过联合公益组织、走进社区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多元形式为不同社会群体送去知识与温暖。
7月4日至7月11日,团队联合威海市白手杖公益服务中心,前往温泉镇“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开展了6期主题实践活动,针对自闭症、唐氏综合症儿童等特殊群体,通过多元形式提供精准帮扶,助力其提升生活能力与社会融入度。
团队兼顾能力提升与情感关怀,多维度满足心智青年成长需求,设计丰富的课程与活动内容。活动首日以“海洋趣味运动会”开篇,通过互动提问与乒乓球比赛等形式,拉近志愿者与心智青年的距离,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生活小能手”主题活动聚焦实用技能,通过制定一日计划、演示收纳与食材搭配、模拟应急救护等,强化其生活自理与安全防护能力;“海洋与家乡之美”活动融合认知教育与文化认同,讲解海洋生物知识、分享威海景点,鼓励用画笔展现心中的美,凝聚对家乡的热爱;“艾草飘香”活动围绕传统工艺,讲解艾草功效与传统习俗,指导制作艾草香囊,在实践中增强团队意识与文化认同;“艺术绽放”活动通过教唱歌曲,提升心智青年的艺术表达能力与自信心;“海洋心情驿站”则以情绪讲解、海洋生物情感象征解读及互动游戏,引导表达感恩,增强彼此信任,传递“包容、感恩、互助”理念。

7月7日至7月19日,团队按计划、分批次前往威海市开园社区,开展了4期社区科普实验活动,聚焦微观世界探索与科学实践,带领社区青少年探索自然科学。

课程以“理论讲解+动手实践”为核心模式,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体验。团队围绕细胞观察与标本制作设计主题,从“认识细胞与显微镜的基本操作”入手,通过显微镜实物展示、动画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显微镜各部件功能及使用原则,结合图文对照明晰动植物细胞区别,并在志愿者指导下动手观察动植物标本;在“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与“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课程中,志愿者引导学生亲手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探索人体与植物的细胞形态,深化对微观生物世界的认知;最后以“蚂蚁永生标本制作”收尾,介绍蚂蚁特性与标本科学价值,指导青少年规范操作,在安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奇妙。

此次暑期系列公益活动,“七彩假期・星光伴行”团队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将专业知识与多元形式相结合。针对社会弱势群体,活动帮助心智青年提升自主生活能力,助力其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为社会助残事业贡献力量;面向社区青少年,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奥秘的探索欲,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搭建起高校服务社区、知识反哺社会的桥梁。团队在实践中秉持志愿服务精神,锤炼本领,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积极贡献青春力量。
文/陆晓霏 图/山东大学“七彩假期·星光伴行”团队